学佛园
  • 首页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首页 > 人物 >
  •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人物 2025-05-06
    0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时间:公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日地点:台北国父纪念馆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依空记)一.悟是什么二.如何开悟三.悟后观...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 学佛就是要学习和佛一样

    人物 2025-05-06
    0

    学佛就是要学习和佛一样道证法师讲述蟑螂宝宝死了,他妈妈......会伤心(我等成年人,实在惭愧得很呐。)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女儿才上幼稚园,这...

    学佛就是要学习和佛一样
  • 修学菩提心

    人物 2025-05-06
    0

    修学菩提心——在第二届菩提静修营上的讲座摘要济群法师学佛以发菩提心为根本,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这次讲座围绕着菩提心,给大家讲十个问题。...

    修学菩提心
  • 佛教之因果观

    人物 2025-05-05
    0

    佛教之因果观──十一年四月在黄陂前川中学讲──佛法者,明白事理之方法也。宇宙万有不外事理二门,而欲明此事理须用一种方法。然事者指实事言,理指...

    佛教之因果观
  • 学佛的人应该怎样追求财富

    人物 2025-05-05
    0

    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我们的个体生存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生活...

    学佛的人应该怎样追求财富
  • 忏悔业障是重要的修行

    人物 2025-05-05
    0

    佛教的因果报应强调因缘。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缘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把稻种放在仓库里,种子能开花、抽穗、结果吗不能。这...

    忏悔业障是重要的修行
  • 佛陀留下四句秘诀,引导众生出离三界

    人物 2025-05-05
    0

    众生颠倒无明妄执有我,佛陀四招让人摆脱烦恼。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念头安住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应依四念处...

    佛陀留下四句秘诀,引导众生出离三界
  • 幸福,是一种生命本质的存在

    人物 2025-05-04
    0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定感觉,还是作为生命本质的存在当我们从物质的层面追求幸福,为什么物质条件得到了满足仍感觉不到幸福,仍然困惑...

    幸福,是一种生命本质的存在
  • 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才能与佛心心相印

    人物 2025-05-04
    0

    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最终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

    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才能与佛心心相印
  •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人物 2025-05-04
    0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来的人类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 关于念佛的开示

    人物 2025-05-03
    0

    这一声佛号,要身口意要全部投入,因为我们讲话,这个身体他是有一个反映的;那么说我们这个念佛啊,不是嘴巴在念佛,是整个的身体在念佛;只是嘴巴出...

    关于念佛的开示
  • 略谈“直心是道场”

    人物 2025-05-03
    0

    超然法师:略谈“直心是道场”这大约是学佛者无人不知的一句话,它来自于《维摩诘所说经》之菩萨品,当光严童子遇到了维摩诘居士,相互见礼以后,问他...

    略谈“直心是道场”
  • 心地与命运的因果关联

    人物 2025-05-03
    0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

    心地与命运的因果关联
  • 不受无益苦念佛得快乐

    人物 2025-05-03
    0

    不受无益苦 念佛得快乐――2013年10月江西九江开示之四(13日)四声念佛的由来这个六字洪名啊,它的称诵方式有很多很多的,就是在社会上传播...

    不受无益苦念佛得快乐
  • 无诤之弥陀内誓是净土教法的基础

    人物 2025-05-03
    0

    2013年10月江西九江开示之三(13日)对有传承的法则要无疑地接受师父:这个老师学得多(笑)。但是学得越多,但是学得越多…&...

    无诤之弥陀内誓是净土教法的基础
  •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讲记

    人物 2025-05-03
    0

    既自识业相如是,唯须勤心忏悔,日夜三时六时等,但忆得即忏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汤火烧身,一觉即却。岂容从待时待处待缘待人方始除也。这是说...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讲记
  • 对治方法:不净观

    人物 2025-05-02
    0

    佛陀立教法,从远的来讲固然是要人成就佛道。而成就佛道就要「自利利他」,自利就是自己要解脱生死。说到 “自己解脱生死”,自己有什么生死不能解脱...

    对治方法:不净观
  • 《佛法概论》讲纲

    人物 2025-05-02
    0

    一、《佛法概论》讲纲(一)一个态度:大小共贯。法无大小,而发心有大小。阿含是三乘共依的圣典。(二)两种真实:历史的真实,法的真实。(三)三个...

    《佛法概论》讲纲
  • 念佛法门

    人物 2025-05-02
    0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了若念佛的...

    念佛法门
  • 菩萨戒本经讲记

    人物 2025-05-01
    0

    序学者发心,上求下化,因须勤研教乘,然或缓于戒律,则其生定发慧,甚至念佛一心,不亦难乎。惟若严于持戒,顾所受之戒条,亦不能不求甚解,否则难以...

    菩萨戒本经讲记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热门

  • 1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2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3详解僧服海青及穿海青的注意事项

推荐

随机

  • 放生应该知道的小知识
  • 吃素是最好的放生吗?
  • 修持之道

标签

畜生道 文殊菩萨 佛说阿弥陀经介绍 印光大师关于大悲咒的开示 往生咒的意义 自性三宝 恒强法师介绍 斌宗法师简介 佛说箭喻经全文 三皈依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全文 放生可以成佛吗 觉通法师 修持之道 成刚法师答:不持楞严咒不能成就,这种说法对不对? 业力 放生过程知多少?放生的三个程序 在家放生仪轨 军吒利菩萨咒全文 当官酷虐 罪业无边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 XML地图

2025 © 学佛园 冀ICP备18035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