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园
  • 首页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首页 > 人物 >
  • 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

    人物 2025-05-16
    0

    【不顾烦恼厚薄,不论罪障轻重;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哇!这段文虽然非常的简短,将净土法门的中心一语道破,法然上人的开示,实在非...

    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应思决定往生
  • 佛语真实,乃至十念,绝对救度

    人物 2025-05-16
    0

    好!接着看底下。第十八愿因愿文,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师父读一遍,你们跟着我读一遍。【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

    佛语真实,乃至十念,绝对救度
  • 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人物 2025-05-16
    0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是说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而不犯小罪”,是说众生应该断恶修善。阿弥陀佛的本愿,虽然连...

    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 雄俊法师,地狱念佛,随即往生

    人物 2025-05-16
    0

    “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这段话就是在说,唯一不死的一种就是,我选择要寻这条白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既然有...

    雄俊法师,地狱念佛,随即往生
  • 信念佛之样与行念佛之样

    人物 2025-05-15
    0

    下面请看第三十四段文:【“一声一念等”之释者,信念佛之样也;“念念不舍者”之释者,行念佛之样也。】这段文法然上人解释得非常简要,也解释得非常...

    信念佛之样与行念佛之样
  • 用什么心念佛?

    人物 2025-05-15
    0

    下面请看第四十一段文:【从他人手中获物,已获得与未获得,何者为胜法然已以获得之心而念佛也。】第四十一段文,法然上人所开示的,使我们明白,法然...

    用什么心念佛?
  • 你要做这九个人,还是做这一个人?

    人物 2025-05-15
    0

    【有十人念佛,虽九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亦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法然上人这段话的开示,看起来道理也非常浅白,但是我们若好好体会法然上人开示的真...

    你要做这九个人,还是做这一个人?
  • 缘份奥妙难得,珍惜佛愿佛缘

    人物 2025-05-15
    0

    下面看最后一段。“极乐是此土缘深之净土,弥陀是我等有缘之教主,宿因故,本愿故,唯应愿求西方也。”最后是法然上人勉励我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缘份奥妙难得,珍惜佛愿佛缘
  • 发道心时,不乘佛力之相

    人物 2025-05-14
    0

    “二者,发道心时不乘。其故者:虽同念佛,有此道心,故得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不得往生。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如此想时,则不乘也。”发道心...

    发道心时,不乘佛力之相
  • 此心深信,犹若金刚

    人物 2025-05-14
    0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此心深信,犹若金刚
  • 念佛人要像不倒翁

    人物 2025-05-14
    0

    【三回向发愿心者:一切善根悉皆回向往生极乐,决定真实心中回向,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

    念佛人要像不倒翁
  • 从解脱道到菩萨道

    人物 2025-05-13
    0

    从解脱道到菩萨道传道法师开示佛陀曾经开示我们:「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后学传道就是秉持这个原则,若是有机会结善缘,我就全力以赴。这次来美国能...

    从解脱道到菩萨道
  • 欲望的压抑与纾解

    人物 2025-05-13
    0

    欲望的压抑与纾解传道法师 口述有很多佛教徒对欲望都不会处理,这是很糟糕的事。曾经有一个台中来的女生,她来的时候吃不下饭,只能靠流质的食物下咽...

    欲望的压抑与纾解
  •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人物 2025-05-13
    0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这段话也是出自《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上面还有一段文说,“今以一一出文显理,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然后...

    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 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

    人物 2025-05-12
    0

    这次峨眉山传戒,因缘很殊胜,在全省来说,是四川省佛协第十次传戒,在峨眉山来说,是解放后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因缘很殊胜。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严持戒律勤修普贤愿行
  • 唯识要义解说

    人物 2025-05-12
    0

    一、唯识之义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无,非有非无,名曰中道。外实为...

    唯识要义解说
  •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人物 2025-05-12
    0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 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利益

    人物 2025-05-12
    0

    中央领导人胡主席提出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本身就是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的重要内容。其中,佛教所讲的和谐,意义相当高。儒家...

    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利益
  •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四大区别

    人物 2025-05-12
    0

    宗教与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区别。一、产生的来源不同封建迷信来自民间,涉及民间的习惯、民间的传说、民间的理想、民间的愿望。而宗教的产生有...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四大区别
  • 瑜伽菩萨戒讲记

    人物 2025-05-11
    0

    瑜伽菩萨戒讲记(2006年10月2日讲于宁波奉化雪窦寺)一、讲戒缘起此次雪窦寺传二部僧戒,这可以说是历史上没有的,也是落实宗教政策以后,经过...

    瑜伽菩萨戒讲记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热门

  • 1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2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3详解僧服海青及穿海青的注意事项

推荐

随机

  • 达摩祖师是哪个国家的人?
  • 素食常见问题问答录
  • 关于放生的道理?

标签

仪规 地藏王菩萨超度心咒的作用 放生仪 僧尼日常行事漫谈 第七识 阿弥陀经 净化供品咒注音 什么是大蒙山施食 幽冥菩萨戒 注意事项 出家与解脱 小乘 善良 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原文 如何放生刺猬 广钦和尚 在家居士 天,什么叫天? 楞严神咒句解释义 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全文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 XML地图

2025 © 学佛园 冀ICP备18035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