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闻利身

    入门 2025-06-23
    0

    一、自利利人的意义自利利人,又称自益益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他二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产生之善果而自得其...

  • 善护口过

    入门 2025-06-23
    0

    “一言兴邦,一言丧国。”口,能像刀剑伤人;口,能做功德;口,也能修行。但是,口舌往往是最容易造罪业的。《四自侵经》说:“谛观一切扰扰纭纭,但...

  • 利己利人

    入门 2025-06-23
    0

    一、利己与利人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对利己与利人,可分为四种,即:1. 利人不利己,2. 利己不利人,3. 人己都不利,4. 利己又利人。平常,...

  • 治身

    入门 2025-06-23
    0

    《论语·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若想自度度人,首先就必须先以身作则,净化自己,自己若不先求得净化,又如何来...

  • 利益和快乐

    入门 2025-06-23
    0

    人活著,总希望能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见解偏差,以为有钱是最大的快乐,有钱才是富有,因此做了金钱的奴隶。其实,金钱不是万能的,世...

  • 信心

    入门 2025-06-23
    0

    一、信心的意义信心,是说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碍心,也就是远离怀疑的清净心。《出曜经·信品》说:“欲见诸真,乐听讲法,能舍悭垢,此之谓信。”《...

  • 戒嗔

    入门 2025-06-23
    0

    一、瞋心的起因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所以共称为三毒;又因为能起惑造业...

  • 忍辱多力

    入门 2025-06-23
    0

    一、忍力最大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所以,《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愈于日...

  • 戒妄语

    入门 2025-06-22
    0

    一、言语常至城“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说话不诚实,信用破产,就如同车无輗軏,到处行不通。因此,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第一福田

    入门 2025-06-22
    0

    一、瞻病的必要人吃五谷杂粮,谁无病痛,所以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尝谓“诸苦之中,病苦为深;作福之中,省病为最”。因为人一旦生病了,由...

  • 孝顺之益

    入门 2025-06-22
    0

    一、孝顺父母的意义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曾以七种比喻来说明父母恩德深重,难以报答:1. 肩担...

  • 忏悔除罪

    入门 2025-06-22
    0

    一、罪性本空迸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无时不在造作罪业。身体所造的罪业如杀生、偷盗、邪淫;口说所造的罪...

  • 吉祥行

    入门 2025-06-21
    0

    一、心平何劳持戒一般人听到持戒,总是心生畏惧,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约束,其实持戒的人由于不侵犯别人,让自己得以获取真正的自由,像监狱里做奸犯科的...

  • 获好名声之道

    入门 2025-06-21
    0

    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然而名声不是凭空而来,《六波罗蜜经》这首偈语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注意三点:不说他过、不称己德、自他互易。一、...

  • 精进

    入门 2025-06-21
    0

    一、精进的意义贪逸恶劳是人的通病。由于贪逸,造成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为恶劳,所以希求近利,只求速成,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一碰到困难就...

  • 五种非人

    入门 2025-06-21
    0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枢扭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太虚大师曾说:“...

  • 离人我是非之道

    入门 2025-06-21
    0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一、不诽谤人“泰山不辞...

  • 修持之道

    入门 2025-06-21
    0

    一、心平何劳持戒一般人听到持戒,总是心生畏惧,觉得会给自己带来约束,其实持戒的人由于不侵犯别人,让自己得以获取真正的自由,像监狱里做奸犯科的...

  • 救护众生之道

    入门 2025-06-21
    0

    一、大悲心为父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

  • 离八风之患

    入门 2025-06-20
    0

    一、利衰和毁誉利,即利益,凡有利于我的顺境,称之为利。衰,即衰减,凡有损于我的逆境,称之为衰。其实利与衰岂有一定、在顺境中,我们往往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