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本弘,誓愿摄受。】

我们可以每天要休息之前,好好照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所开示的这段文,发愿一心念佛。“弟子某甲”,某甲就是念你的名字。“现是生死凡夫”,现在是生死的凡夫。“罪障深重”,我们的业障深不深重啊有啊。善导大师说的啊。善导大师不会随便乱说,善导大师是不会说错的。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 ,善导大师说:在六道里面轮回,很痛苦。诸位!差不多年纪到了做阿嬤的人,现在信愿要问你们:人生痛不痛苦啊痛苦。下辈子再让你来做人,像这辈子这样再过一遍,你要吗不要。苦得要命,还要再来做人。到西方极乐世界作佛祖,比较快活,对不对对。

“今日遇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今天能够遇到善知识,教我们念佛,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就要怎样呢“一心称念,求愿往生”。一心称念是行,求愿往生是愿。有行有愿,愿行具足,往生之因就具足了。“愿佛慈悲,不舍本弘,誓愿摄受”,希望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舍您在因地菩萨发愿要救度我的誓愿,慈悲来摄取我。这样一心发愿,然后念佛,那阿弥陀佛就知道你的心意了,所以放光普摄你,在你临终现前接引你。

《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也是发愿求生西方: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普贤菩萨是了不起的大菩萨,也是念佛求生西方佛国。

《文殊师利发愿经》也记载文殊师利菩萨发愿求生西方佛国:

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文殊、普贤这二位大菩萨都要求生西方佛国了,我们凡夫更要一心称念,求愿往生,对不对啊

这个礼拜信愿开始要说法之前,会带诸位念四句偈颂法语,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一开始所说的: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天亲菩萨,是当年在印度住世弘法利生的一位大菩萨,他向释迦世尊表明归命阿弥陀佛的心。“世尊我一心”——世尊就是释迦世尊——我天亲一心要归命阿弥陀佛。“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阿弥陀如来,就是阿弥陀佛。为什么要说无碍光如来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第三无碍光明,就是要普摄一切凡夫众生,往生西方,无所障碍。凡夫最怕自己的业障会障碍往生,所以天亲菩萨举出无碍光如来,就是要让大家安心。菩萨的用心非常良苦。阿弥陀佛的光明普摄念佛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无所障碍。

那么,为何天亲菩萨要归命阿弥陀佛最后一句就说出了答案:“愿生安乐国。”要往生安乐西方佛国。西方极乐世界,是安稳快乐的国土,所以叫做安乐国;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安养国,是我们安稳修养最好的地方;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涅槃国,是不生不灭的净土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做极乐国,非常快乐的地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样,西方极乐世界你要去吗要!要怎么去(念佛)念佛。答对了,一百分。

好!请看最后一段文: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这段文叫做四十八字释。是善导大师对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的解释。这段文总共有四十八字,所以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叫做四十八字释。非常的重要。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的开示,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请大家跟着我读一遍: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从善导大师这段文的开示,我们可以知道,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称佛名号,下至十声,阿弥陀佛一定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绝对救度。善导大师的解释很简单、很明白。

我们看到善导大师对阿弥陀佛愿力如此的解释,我们就知道念佛一定会往生。阿弥陀佛现在已经在世成佛了,《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所以“当知本誓,重愿不虚”。阿弥陀佛发愿不会发虚愿,阿弥陀佛发愿不会发空愿。阿弥陀佛会骗人吗不会。佛不会骗人,人才会骗人。如果我们念佛被阿弥陀佛骗到西方极乐世界作菩萨,你要吗我要。你要不要看你哦。我要。我要被阿弥陀佛骗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作祖,我不要被业力骗在三界六道,生死轮回。所以,阿弥陀佛若现前,跟你说:佛子!某某人,你念我的佛号,我加持你,加持你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将来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些话是骗你的。这样你要念佛吗若我,我要。我要被阿弥陀佛骗,我要念佛。佛不会骗人的,人才会骗人。而且,阿弥陀佛已经救度无量无边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净土圣贤录》记载很多人念佛往生,《往生集》也记载很多人念佛往生,《近代往生传》也记载很多人念佛往生,《女人往生传》也记载很多人念佛往生,《佛祖统纪》也记载很多人念佛往生,《龙舒净土文》也记载很多人念佛往生。很多近代念佛往生的人,收集起来编为念佛感应的故事,也记载不少念佛往生的。这是事实。事实就胜于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