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一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谚语说:“学人谦下的程度不深,在世间法上不会得到学问、技艺的真髓,在出世间法上也不会得到佛法的实益。”这话虽然短小,可以譬喻到世出世间的一切方面。

《大乘庄严经论》里说:“下心为缘起。”“内心谦下”这是得到师长教诲、传授的缘起。相反一句话是:“我慢高山,不出德水。(在内心傲慢的高山上不会出功德之水。)”所以做为学人心越谦下越好,只有谦下才能得到传授,才会认认真真地受持奉行,也才能得到学问的真髓。

【夫世间大而经术文章,小而一才一艺。若欲妙义入神,传薪得髓,艺超侪伍,名传古今。而不专心致志,竭诚尽敬,其可得乎。】

就世间来说,大的经术文章、小的一才一艺(比如绘画、书法、医术、音乐、文学、杂技等等),如果想达到妙义入神、传薪得髓、出类拔萃、名传古今的造诣,如果没有做到专心致志、竭诚尽敬,怎么能达到呢

【故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将通之。非鬼神之与通,乃精诚之极也。】

所以管子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就是要达到学问、技艺、修行的高境界,之前会有一段徘徊不前、难以提高突破的阶段。然而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一次不行就再修一次,一次不能透彻就再思维一次,只要精诚不懈地努力,就会有一时豁然通达。就在这思之不得的迷闷困惑之时,会有鬼神来帮他通。其实不是鬼神帮他通,是由精诚到极点而一旦贯通的。

比如紫柏大师20多岁时,有一天听到僧人诵张拙的“见道偈”,念到“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时,就说:“错了!应当说‘方无病’、‘不是邪’。(当时他以为是僧人念错了,应当是“断除妄想方无病,趋向真如不是邪。)”僧人说:“你错了,他没错。”这一下紫柏大师大惑不解,在墙壁上到处写这两句,疑到头面俱肿的地步(就是他解不开这两句,参到头和脸都肿起来)。

有一天用斋时忽然开悟,头和脸上的肿胀当时就消掉了。

这也是精诚所至、豁然开悟的好例子。

【汉魏昭,见郭林宗。以为经师易遇,人师难逢。因受业,供给洒扫。】

汉代的魏昭见到郭林宗时,认为经师易遇、人师难逢。就是教授经学的老师容易遇到,自身已经成就道德、修行堪为人师的相当难遇到。因此就依止郭林宗学习,侍奉老师,做供给、洒扫等各种事务。

【林宗尝有疾,命昭作粥。粥成进之,林宗大呵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更为粥复进,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变。林宗曰,吾始见子之面,今而后知子之心矣。】

有一次郭林宗生病,叫魏昭做一碗粥。做好了粥端上来,林宗大声呵斥说:“给长者做粥,不用心恭敬奉事,这样的粥怎么吃!”

魏昭二话没说,再去做粥,又一次端上来。郭林宗又再三呵斥。魏昭仍然脸色不变。郭林宗说:“我当初只是见你的面,今后我知道你的心了。”

这就是在依师求学时,像仆人一样,无论老师吩咐什么,都遵从去做。即使受到责骂,也不改变温顺、敬重的心。这就是内在真正有对老师的恭敬。

【宋杨时,游酢,师事伊川。一日请益时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觉曰,贤辈尚在此乎,归休矣。乃退,门外雪深尺余矣。】

这一段是古代有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宋代的杨时和游酢拜当时的大儒程伊川为师学习。有一天,两人来老师这里请益,时间很久,程伊川忽然闭上眼睛睡过去了。两人在旁边侍立不敢离开。很久时间,伊川忽然醒过来说:“贤辈还在这里!天色已晚,回去休息吧!”两人告退出门,门外已经雪深一尺了。杨时和游酢这样尊敬老师,终于成为一代大儒。

这里大家要知道,尊师和重道密不可分,由于重道就必定尊敬传道的师长;由于尊师,就会把老师所传的道受持在心里,不敢忘失,也就能传持法道,得到法的真髓。

【张九成,十四岁游郡庠,终日闭户,无事不越其限。比舍生隙穴视之,见其敛膝危坐,对诗书若对神明,乃相惊服而师尊之。】

宋朝张九成,14岁到郡里的学校读书,整天闭门在屋里,没有事不越过门槛。

旁边住的学生从墙壁的缝隙里偷看,想知道张九成在干什么。只见张九成正襟危坐,对诗书如对神明(就是他对圣贤的诗书非常恭敬,没有丝毫懈慢)。大家互相惊叹佩服,都尊重地以张九成为师。

后来张九成仰慕禅宗,有一天夜晚上厕所,正提“柏树子”的话头,听到青蛙叫而契入。以后又在径山拜见大慧宗杲禅师,由禅师指点,得到大自在。

【此四子者,所学乃世间明德新民,修齐治平之法。其尊师重道,尚如此之诚。故得学成德立,致生前没后,令人景仰之不已。】

这四位所学的是世间明德新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门,他们尊师重道尚且如此至诚,也因此能够成就学问、建立道德,致使生前殁后让人景仰不已。

【至于弈秋之诲弈也,唯专心致志者胜。痀偻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

前一典故出自《孟子》。这是讲古代的围棋大师“弈秋”,当时有两个学生依止他学棋。当弈秋教棋的时候,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心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心不在焉,心里想着:天鹅要飞来了,我怎么拿弓箭把天鹅射下来。

这两个学生虽然依同一个老师听同样的教棋,但后一个学得不如前一个好。这并不是两个人有智力上的差别,而是由于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后一则典故出自《庄子》。这是讲: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出游楚国,从树林里出来,见到一个驼背老人正举着长竿粘蝉,像在地上拾取一样方便。孔子问:“你的技艺这么高超,有门道吗”他说:“有门道!经过三、五个月认真苦练,在长竿的竿头迭起两个丸子不掉下来,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不掉下来,差不多十次只有一次失手;迭五个丸子不坠落,那就跟在地上捡东西一样自如,我的身体就像木桩,举出的手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之广、万物之多,而我身体丝毫不动,在我心前只有知了的翅膀!怎么会不成功呢”

孔子就回头对学生说:“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啊!”

因为在他的心前只有知了,再没有别的,当然就跟捡东西一样百发百中。

【由是观之,学无大小,皆当以诚敬为主。】

从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世间学问不论大的经术、文章,还是小的一才一艺,都应当以诚敬为主。

这是教导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诚敬上。内心能注重诚敬,加上日积月累的串习、历练,就一定会有所成就。佛经上有一句名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指专心致志地投入,把心力凝聚在一点上,就一定会绽放智慧的火花!不论学什么都一定会有所成就。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而况如来于往昔劫中,欲令众生,同成觉道。以无缘种,莫由得度。因兹普现色身,垂形六道。种种方便,随机利物。千门具启,一道同归。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对于世间的学问、技艺尚且要竭尽自己的诚心,何况是如来所说的圣法,更应当竭尽诚心地来受持。这又要通过了解圣法的来源、功用以及对于自己的恩德来做为引发的途径。如果能仔细思维而深深地认识到这些,就自然而然会发起恭敬尊重圣法的心理。下面我们就从圣法的来源开始讲起:

这要说到释迦如来在往昔劫中,为了度脱一切在迷惑中的众生同成无上觉悟,而立下菩提誓愿,并且着手考虑度脱众生的方法。度众生需要有因缘种子,没有因缘种子,对于无缘之人是无从度脱的。因此发下普度众生的大愿之后,就开始和众生广结善缘。于是,就从法身中化现无量色身,普遍化现在六道当中。只要哪里的众生有缘、可以以哪种身度脱,就现那种身,就像观音菩萨普现三十二应身那样,以种种方便顺应众生的根机而做利益。

由于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这样的话,菩萨就如同大医王,为治疗众生千差万别的病,而开设无量法门来做接引。虽然所施设的法门无量无数,但最终一道同归,都归于一乘真实义,归于真如实相。

在度众生的时候,针对众生还没种下善根,就首先给他种善根;看到众生种了善根还没成熟,就设法引导他成熟;观察到众生善根已经成熟,就使他直下解脱。而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比如现出家身、在家身、圣人身、凡夫身、男身、女身……,或者现器世间山河大地等的身。总之,什么都可以化现,只要能利益众生。

【云布慈门,波腾行海。六度齐修,四摄普益。】

这是指广大地行持六度、四摄等的菩提行海,为无量有缘众生拔苦予乐。

“云布慈门”,就是指佛因地的慈悲如同空中的雨云,把雨水降在众生心田上,滋润成熟他的善根。总之就是以种种途径、种种方式给予众生利益安乐。

“波腾行海”,就是指佛因地所行的菩提行,犹如大海波腾浪涌一般。“海”表示无量,“行海”就是从布施到般若之间的无量菩提行。不仅自利方面修持一切六度万行,而且摄持众生方面,以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种方便普遍饶益一切众生。

总之释迦佛从因地发起菩提心之后,累劫当中积功累德,行持了自他二利的无量菩提行。

【其布施也,内外俱舍。所谓国城妻子,头目髓脑,身肉手足,欢喜施与。故法华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处。】

单拿布施这一项来说,可以说是“内外俱舍”。只要对于众生有利益,无论外在的国家、城池、妻子,内在的头目脑髓、身肉手足,都欢欢喜喜地舍给众生。所以《法华经》说:看这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阔区域里,下至没有如芥子许的地方不是菩萨舍弃生命之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任何一处都曾经有过菩萨为利益众生而舍弃生命的事迹。(这里菩萨是指释迦佛的因地。)

从布施这一项推展开来,六度四摄所包含的各种菩提行行持了多少呢实际上行持了无法用数字衡量、用语言描述的菩提行海!

【夫如来为众生故,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广行六度,普结缘种。待其机熟时至,然后示成正觉。宏开法会,普应群机。上根则显示实相,令其诞登道岸。中下则曲垂接引,令其渐次熏陶。】

像这样,释迦佛为了利益众生,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极为漫长的时间,修过无量无数的六度万行,和世间的无数众生普遍结下了甚深因缘。

等到众生的机缘已经成熟时,就在这个世界示现成就正觉,以八相成道的事业度脱一切众生。也就是在金刚座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彻证成佛之后,49年中不辞辛劳地讲经说法。期间开过无数法会,说过无数契经,普应当时众生的根机。

众生的根机实际上有无量无数的差别,大体上分成上、中、下三种。上根人由于宿根已经成熟,所以对他就直接显示实相,让他立即登于道岸。中下根人还没成熟,就对他说一些方便法,让他逐步地趋近,这叫“曲垂接引”。这样使得他渐次成熟。

他的根种成熟需要一定时间的熏陶。就像种子上的势力由不断地滋润而到量之后,就能一遇因缘便破土而出。人的心也是如此,要由教法的熏陶而培养成熟。最初教法熏到心里的时候,感觉很生疏,但是越熏越熟;熏久了就会开发,这叫“渐次熏陶”。熏陶好了就成为法器,就可以“开权显实”,直接说实相法了。

【显密权实,偏圆顿渐。随机而施,相宜而用。乘虽有三,道本无二。】

佛所说的显密、权实、偏圆、顿渐等各类法要,都是随顺众生的根机而做的施设,都是以“相宜众生的根性”为原则而采用的方法。

乘是一个比喻,比如过去的四轮马车,它能把人从起点运载到目的地,这就是乘。“道”是指实相、本体、理体或者本性。“乘虽有三,道本无二”,就是说:乘虽然分成了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种,但最终证入的实相实际没有两种。

小乘根性的人暂时不堪接受大乘法,所以就先给他化现一个城市,让他在那里得到休息。也就是由于怖畏生死的缘故,首先让他进到化城当中,这样就安稳了,脱离生死了。但这并不是到达了究竟,因为还没有彻证到自性。等时节因缘成熟时,还要从头趣入大乘,最终彻证本性而成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有这个心性,最终也都同证这个心性。这就是成佛之道,究竟的目的就在这里。

【为实施权,权是实家之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家之实(“权”是方便的意思,“实”是真实的意思)。俯顺群机,循循善诱。必令机理双契,方得解行俱圆。】

如来的教法分成权、实二教。“为实施权”:如来的本心是要引导一切众生,与他同等地证到本具的心性,这就是如来说法的究竟目的。但众生暂时不能接受,为了让他在之后能达到,就首先给他施设方便,引导他渐次趣入。这就叫做“为实施权”。

“权是实家之权”:这个“权”就是方便的意思。通过方便最终所要达到的就是真实。之前权巧、权宜的方法,叫做“方便”。“权是实家之权”——这个权巧是能最终到达真实,为到达真实而施设的权巧。

“开权显实,实是权家之实”:到权法说到一定的时候,差不多了,这时就“开权显实”——开示以往四十多年的说法都是方便说,这样开示了这些法门是权巧方便之后,也就显出了一乘教的真实。所以“实是权家之实”——这个“实”就是经过权巧方便的法门最终归宗的地方。

“俯顺群机,循循善诱”:如来俯顺群机,是因为众生的程度不够,首先说真实法接受不了,因此就迁就众生的情况做渐次的引导。“循循善诱”,就是让众生跟着走,一步一步地诱导过来,就跟教小孩一样!众生就是小孩!

“必令机理双契,方得解行俱圆”:所说的法一定使得它机、理双契。就是上契于理、下契于机:一来,所说的法契合真理,偏离真理就不是佛法了;二来,法门契合所化众生的根机,如果说法不契根机,那也只是“闲言语”而已。(比如对浅人不能说深法,说深法他懂不了;对深人不能说浅法,他已经懂了有什么必要说呢!所以一定要契机,所说的法和众生的根性、状况恰如其分地契合。)由于所说的教法既契理又契机,众生听受之后就能得解,就能修行。这样才使得众生解也圆满,行也圆满。

【学者虽则专主大乘,亦不可轻蔑弃舍小乘。以小乘原为进入大乘而设。乃如来之度生妙用,实下根之出苦宏猷。故四十二章经云,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学者虽然主修的是大乘法,但也不可轻蔑舍弃小乘法。为什么呢因为小乘法原本是为了进入大乘而设立的过度,这是如来度生的妙用,实在也是下根人出苦的方法(就是根据他的根性,给他传非常适合的小乘法来度他出离生死苦海)。所以《四十二章经》上说:学佛法的人,佛说的教法都应该信受、顺从。受持佛说的教法就如同吃蜜,不论吃中间的还是边上的都是甜味。这意思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教法都是指示众生修行的教授,都是直接或间接引导众生成佛的教导,所以“中边皆甜”。

总之,这是佛教导弟子对任何佛经都应当信顺,不应当妄分大小、顿渐,而生轻重之心。原因就是佛的言教不出于权、实两种,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同归于实相。如果执小谤大、执大谤小,就违背了佛的教导(这一段是按蕅益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解》而做的解释)。

【大海虽有浅深,水味原无二致。凡属佛经,固应一体尊重。如轮王命令,事虽种种不同,其为王敕则一也。】

好比大海有中心、有边沿、有浅层、有深层,但大海的水味没有两种,都是咸味。佛的教法也有浅层、有深层、有中心、有边缘,这一切语言都出自如来的智慧和慈悲,有哪句不好呢有哪句不应当尊重呢

所以,凡是佛经,都要同样尊重。就像古代帝王所下的诏令,虽然事情有种种不同,有大、小、轻、重的差别,但这些命令都是帝王说的,所以要一律尊重。

那么,我们是佛弟子,对于佛说的圣法也应当一律尊重,不然就是不尊重佛!就像皇帝发出的任何圣旨,百官臣民都要一律尊重。如果在皇帝命令下达时,认为“这是小事”而不加尊重,那就等于不尊重皇帝!

【而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况如来金口所说之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乎哉。】

开了圆解的人就叫“圆人”。圆人受持法,没有一法不圆,一切法通通是圆法了。不但是出世间法,连世间法——治理世间的语言、谋生的产业等都随顺正法,何况如来金口所说的生灭和无生的四谛、十二因缘等法呢

【及如来一期事毕,示现灭度。迦叶阿难等诸大弟子,结集法藏,遍界流通。一千年后,教传此土。两土高僧,东西往还,译布佛经,不惜躯命。读法显,昙无竭,玄奘等传,其道路险阻,非常艰辛。不觉哽噎涕泣,莫之能已。】

等到如来一期度生的因缘已尽,应度的都完全度尽了,随着就示现灭度。之后迦叶、阿难等诸大弟子结集大小乘三藏教法,从此就有佛经在整个世界中广为流通。

佛灭度之后,又经过一千年,教法才陆续传到了中国。中印两土的高僧来往频繁。当时译传佛经不惜身命,很多译师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从印度取经回来,把梵文经本翻成汉文,才有了汉地的佛教。

读法显、昙无竭、玄奘等译师的传记,见到取经途中道路的艰难险阻,非常艰辛,禁不住让人哽噎涕泣,这宝贵佛经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先德的心血。

下面我们就以东晋的昙无竭译师为例,稍微讲述一下西行取经的艰辛经历:

当年昙无竭译师听到法显等人亲自前往印度取经的事迹,就慨然立下为法忘躯的誓愿。于是在刘宋武帝永初元年,集合志同道合的昙朗、僧猛等25人,从长安出发。

西行途中,经过沙漠地带,空中见不到飞鸟,地上不见野兽的踪影,四顾茫茫,一望无垠的荒漠,只能凭太阳的起落位置确认东西方向,以见到有人的遗骨来判断这是有人走过的路。

走出沙漠,到达葱岭(就是现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山脉的一带)。山岭上冬夏积雪,冰峰万里。加上恶龙吐毒,刮风淋雨,砂砾飞扬。

再往前要越过大雪山,雪山下有大江,水流湍急,像离弦之箭。东西两山之间系着长长的绳索为桥。十个人里只能先过一人,等到了彼岸之后,就举起烟火作为信号。这边的人见到烟火,知道前面的人已经安全到达了,才敢继续度桥。要是很久没见到烟火,就知道暴风吹翻绳索,人已经掉到江里去了。

这样到了河的对岸,又要攀登大雪山。这座雪山悬崖峭壁,没有插脚的地方。峭壁上有前人凿出的两两相对的小洞,每个小洞可以插入一个木桩。每个人拿着四根小木桩,攀登时先拔出脚下的木桩,再用手拉住上面的木桩,这样交替循环,不断地往上攀。(这是极其危险的,稍不留神,就会掉落下来。)经过三天的艰难攀登,才到达平地。检点人数,25人中有12人坠崖而死。余下的13人继续前行。

越过了葱岭、雪山,到达宾国。在这个国家停留一年多时间,学习当地语言,礼拜佛的圣迹和钵器等圣物,求得梵文《观世音授记经》一部。再向西行,进入月氏国,礼拜佛的头骨。

后来到了北印度檀特山南部的石榴寺,停留三个月,度过炎热的夏季。昙无竭在这里诵经坐禅,精勤不懈,而且受了具足戒。

之后,一行13人离开石榴寺向南往中印度行进,走到两地交界之处,荒无人烟,无处化缘,只有以随身携带的石蜜充饥。同行的13人中又有8人死去。

昙无竭虽然屡经危险,但他一直系念观世音菩萨,没有一刻间断。快到达舍卫国境内时,荒野当中遇到一群恶象就要伤人,昙无竭一心归命观世音菩萨,忽然有狮子从树林里走出,恶象一见狮子就奔逃而去。

到达恒河时,又遇到一群犀牛,昙无竭像上次一样一心归命观世音菩萨。不一会儿,有大鹫鸟飞来,把犀牛惊散。

后来昙无竭在印度寻访名师,学习梵文经典数年之后,带着经卷从南印度搭船经由海道到达广州。完成了取经的宏愿。

莲池大师评论说:读西行取经的传记,即使千百年后,还能感人泪下。要知道我们读诵的经典一字一句都是先德的血汗结晶。而有人以轻视心看待佛经,以污手持经,或者把经放在不洁净处,又有收藏经书而不读,读了不照经上的教导去做,甚至用经书来谋求衣食、名利,实在可悲!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二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经上讲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假使不是前世种植善根的因缘,比如在诸佛前承事、供养、闻法、发愿等等,今天连佛经的名字都听不到(比如现在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没听过佛经的名字,他只知道佛教有念经、烧香、磕头,不知道《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经名,更不晓得里面在讲什么。这就是没因缘,连佛经的名字都听不到)。何况受持、读诵乃至修因证果呢那需要更大的善根福德。

佛法说的是稀有之事,有大因缘,这不是世间浅识所能测度、想象的。如果人没有深厚的善根因缘,听到这些会觉得是天方夜谭。而我们听了有信心、恭敬心,把它受持在心里,认为这是稀有难得的法宝,又能按经上的教导发起实行,这有多么不可思议!

在这里一定要多想一想佛法的珍贵难得,这不是小小因缘。知道因缘的珍贵、难得之后,就要做稀有想、难遭遇想,要尽可能以诚敬的心来受持佛法。

【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本具之理。于心性外,了无一法可得。但以众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实相之中,幻生妄想执著。由兹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迷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经尘点劫,莫之能反。】

(“尘点劫”,就是数量像大地上的微尘那么多的劫数。)

然而,如来所说的法要,实际是依照众生自己心上本具的理性而宣说的,心性之外没有一法可得。可怜众生都在迷惑中不能认识。

古语说得好,“百姓日用而不知”,众生本具和佛同等的心性,每天都由本具的心性而起用,但自己浑然不知!所以就在这真如实相中随着迷染因缘,虚妄地生起无数妄想执著。这是一场旷劫难醒的迷梦!(看看这一天天,心里起多少妄想多少妄念发起多少求取和逃避的行为。就这样,一颗心粘著在虚妄的幻相里贪、嗔、取、舍,不停地攀缘)这样起贪嗔痴,造杀盗淫,就一次次地落在了生死中!被这起惑造业的迷乱力量所牵制,导致长劫陷在轮回的迷梦中,无法还归本源。这就是“迷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经尘点劫,莫之能反”的意思。

这样不认得自性的面目,只把虚妄现的人的相、旁生的相、饿鬼的相等等,错认是“我”;又把这身心上的部分和身外之物等等,错认是“我的”。这样就有一整套围绕“我”的起心动念、行为造作的逻辑。也就是,一切心理的冲动都是以维护自我为根本而上演的。比如:既然这是有益“自我”的、顺从“自我”的,心就迎合它、执取它、占有它,这就是贪;既然这是伤害“自我”、违背“自我”的,心就排斥它、打倒它、对抗它,这就是嗔。既然这次“自我”赢得了胜利、光荣或利益,就做出欢喜的表情。或者这次“自我”遭到了失败、受到了屈辱或损害,那就现出忧恼的表示。

诸如此类,就是自从迷失了自性而执著虚妄的“我”以来,就像奴仆服侍主人那样,根据“顺从了我”、“违背了我”、“我高了”、“我低了”等等来做出心理上的反应,日积月累串习成贪著、嗔恚、傲慢等的深重烦恼习性,就是“迷智慧以成烦恼”的意思。

“即常住而为生灭”,从“真心永无坏灭”这一点上说成是“常住”。这不是因缘所作法,而是无为法,所以不会随着造业、生死而损减,也不会随着修行、觉悟而增加,而是原本就没有生灭。但是以串习迷乱的力量,虚妄地显现生灭。就好比做梦的人本身毫无移动,但梦中的境界却上天入地、东奔西走,一幕幕地轮转。也就像这样,真心本来无生无灭,但迷乱的境界里却不断地生生灭灭。这样陷在迷乱中,经过微尘数劫,不能返本归源。

那么现在是以什么因缘而走上返妄归真之路呢最要紧的因缘就是听到了如来说法。就像一位觉者在梦中人的耳边叫他醒来,声音经过耳根熏到他的识中,以这个因缘就会觉醒。

【幸遇如来所说大乘显密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贱人,原是长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处。实报寂光,乃为本有家乡。】

今生有幸遇到如来所说的大乘显密经典。这些大乘经给自己传达了一个最重要的消息。

有善根的人听到之后,会大感动、大庆幸!因为这是告诉他:不要在外流浪了!你衣服里本来有如意宝珠,为什么还要在别人家做下贱仆人,过缺衣少食的生活呢就在你的五蕴身中有如来藏存在!

这样说就是让他觉醒到:我现在沦落他乡,做这么下贱的人!就是沦落在六道里做牛做马、做鬼做人等等,一天天干的是杀盗淫妄的事,受的是生老病死的苦,受种种役使、种种饥渴、种种贫乏……,其实沦落在六道里的这个下贱之人,原本是大富长者的孩子!原本就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量财富。

这意思是说:轮回中的我们,自性上本来具足超过恒河沙数的功德,本来是无比富贵的人,只是自己不能发现而枉受穷苦,得不到丝毫受用。印度人最熟悉的是恒河,常常拿恒河来比方。恒河的沙子非常细,恒河里有多少沙子呢不知有多少百千万亿!而自性具有的功德种类比恒河中沙子的数量还多。也就是果位佛释迦、弥陀所显发的无量无数的功德,就在我们众生当下的心性中无欠无缺地具有!

这时就要发起自觉、自尊!我的自性就是佛!真正有善根的人,这个消息就像一个惊天动地的雷声,会把他震醒的!

当年六祖大师到黄梅的时候,弘忍大师问他:“你这个南方獦獠,你来这里求作什么”

六祖说:“我来求作佛。”

“你怎么能作佛”

六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

六祖只听了两个半卷《金刚经》就彻悟本性。第一个半卷是送柴到一个客店里,遇到有人诵《金刚经》,他在门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豁然开朗。第二个半卷是五祖叫他半夜进来,给他传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同一句时,大彻大悟,连说了五个“何其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所以,佛法千言万语,最终就是为了指示自性。

“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处”:这才晓得人天六道不是我的家!现在唱歌说“地球就是我的家!”不是的,地球是众生的共业所感,这本是苦难的世界,有什么好歌唱呢真正自己的家是实报寂光净土。其实,土就是心、心就是土,“实报、寂光”都是彻证到本性的事。

【回思从无始来,未闻佛说。虽则具此心性,无端枉受轮回。真堪痛哭流涕,声震大千。心片片裂,肠寸寸断矣。】

再回想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无量的时间都毫无意义地空过了!过得实在太冤枉、太无意义!这么漫长的时间里,由于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够,没听到佛说法!所以就不晓得,才会生起这么多的妄想执著,才会有这么多追求、梦想,才会做这么多无意义的事。

在这轮回里,以爱欲受取了多少六道里的生!虽然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却无端枉受生死轮回的大苦,死过的身体堆起来比须弥山还高,吃过的母奶超过了太平洋,亲友离别流下的泪水超过了四大海。期间所起的分别执著,如果有实在形体的话,尽虚空界也无法容受!这期间有过多少苦苦地追求,又有多少艰辛和无奈……,在地狱里受了多少火烧油煎的苦,在饿鬼界受了多少饥渴贫乏的苦……,这么一想,真值得痛哭流涕,声震大千!心脏一片片地裂开、肠子一寸寸地断裂,实在太可悲了!

再想想,是佛法把自己从无比漫长的轮回恶梦中救拔出来,此恩此德重于泰山,深过大海!所以说:

【此恩此德,过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万倍。纵粉身碎骨,曷能报答。唯有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方可少舒春草仰晖,夏葵向日之微忱而已。】

佛法救度自己的恩德,让自己获得一切利益安乐的恩德,超过天地父母的恩德何止百千万倍!能够改恶向善、转迷为悟,从此修菩提道获得无量的利益安乐,最终成就佛果,永远享用大涅槃真常的妙乐,这都是佛法的恩德!

这样想一想,纵然把身体磨成粉、把骨头碎成片来做报恩,也无法报答!今后只有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才能略略舒展自己春草仰晖、夏葵向日的微薄诚心。

春草的生长来自阳光的恩德,所以春草感恩阳光、仰望阳光。夏天的向日葵也由阳光的热力而得以成长,所以夏葵感恩阳光、向着阳光。我们慧命的成长来自佛法的恩德,所以要像春草仰晖、夏葵向日那样,感戴佛法的恩德。最起码也要在身、口、意上表达对法的恭敬和供养。

【然今之缁素,翻阅佛经,毫无诚敬。种种亵慢,难以枚举。而习行既久,彼此相安。其亵慢之迹,不忍备言。】

然而今天的佛弟子翻阅佛经时毫无诚敬。表现出种种轻慢、亵渎的行为,不胜枚举。这样的做法串习久了,就彼此相安无事。这种亵渎轻慢佛法的表现,不忍一一备言。

【视如来之法言,同破坏之故纸。且勿谓不知旨趣者,了无所益。即深知实义者,亦只是口头三昧,面门辉光。如饥说食,如贫数宝。虽有研究之功,绝无实证之益。】

像这样把如来法语看成破烂的旧纸,不必说不知佛法旨趣的人得不到丝毫利益,连深知佛法义理的人,也以内心没有诚敬,而只是口头三昧、脸上光彩而已。

口里说佛法的甘露如何美妙,却得不到丝毫受用,叫“如饥说食”。数着佛法宝藏里的珍宝,自己身上却无丝毫,叫做“如贫数宝”。也就是如果没有诚敬之心,就无法实证佛法的功德。虽然高谈佛法如何殊胜,自己心上一点修证不到,就成为如饥说食、如贫数宝了。虽然有研究的功夫,绝对没有实证的利益。

【况亵慢之罪,奚啻弥天。而受苦之期,岂止穷劫。虽是善因,反招恶果。纵为将来得度之因,难免多劫备受其苦。】

何况亵渎轻慢的罪业何止是充满虚空。由造这样严重的罪业,需要受苦的时期又何止是穷生历劫。

虽然遇到了佛法,实在是莫大的善因,但自己没有诚敬之心,反而招来极大的恶果。纵然成为将来得度的因缘,但难免多劫当中被罪业力控制,而饱受苦痛。

【用是心怀惨伤,敢陈刍荛。企依佛教以奉行,庶唯得益而无损。】

我因此心里悲伤,向诸位献上这点微薄的意见。希望大家依止世尊的教导真实地奉行,这样才能唯一获得利益而不受损害。

【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因为这部经阐明的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应当遵循的觉悟之路,依此正轨修行,自然直接到达无上菩提的宝所。所以佛和一切贤圣无不在其中。

后面这一句“若尊重弟子”,“若”是“和”的意思,指一切具大功德的贤圣,包括菩萨和阿罗汉。《大般若经》说:“般若所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养佛,当知供养般若。”般若和佛无二无别,以十方诸佛都在这部经当中,就知道遍虚空、尽法界的一切菩萨、阿罗汉都在这部经当中。这就显示了这部经的殊胜。经所在之处,就是有佛和一切贤圣在里面。

【又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在在处处”有应当弘扬遍一切处、无处不在的意思。“世间”指时间和空间,三十年算一“世”,空间的界限叫做“间”。“一切世间”就是遍法界、尽未来的意思。“天、人、阿修罗”,指三善道,意思上包含了三恶道。“所应供养”,表明供养此经是一切众生的责任所在,不供养是非常不合理的。总之,对于此经,遍法界、尽未来的一切天龙八部、四生六道都应当供养、拥护。

要知道“经典所在之处,即是佛塔”。佛塔里一定安放舍利或佛、菩萨、贤圣僧的圣像。“经所在之处,即为是塔”,表明这部经关系到三宝的命脉所在。而且舍利是佛骨,即是报身;佛、菩萨、贤圣僧的圣像,为了让众生瞻仰、礼拜而启发信心,功用等同化身;而经是法身。“经所在之处,即为是塔”又表明这部经能成就法、报、化三身。

因为这部经有如此殊胜的功德,所以一切众生都应当恭敬作礼围绕,以诸花香而散其处。“恭敬”表示意业虔诚,是身、语、意三业的主导。“作礼”,比如合掌、顶礼等,表示身业虔诚。“围绕经行”是作礼的一种方式。围绕时称念圣号、经名或唱颂赞扬功德,表示口业虔诚。“以诸花香而散其处”,指古印度以两手捧着花朵或香末抛到空中,表示敬意。此方风俗是在瓶子里插花,在香炉中焚香,同样表达恭敬供养。总之,由于“此经即是佛塔”,应当身、口、意三业虔诚,表达对经典的恭敬。(按《金刚经讲义》讲述)

【何以令其如此。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恭敬经典呢因为:一切诸佛和诸佛无上正等正觉之法都是从此经出生。

【而诸大乘经处处教人恭敬经典,不一而足。良以诸大乘经,乃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如来之法身舍利,九界众生之出苦慈航。】

不仅在《金刚经》里佛这样教导我们恭敬圣法,在诸大乘经里处处见到佛教导恭敬经典的言教。原因是:因为诸大乘经是出生诸佛的母亲,是指导菩萨修行的导师,是三世如来的法身舍利,是九界众生的出苦慈航。

“法身舍利”指的是佛所说的经卷。《大智度论》上讲:“经卷是法身舍利。”就是指如来所说的中道实相妙理,永无改变,无生无灭,周遍于一切时处。如果人能至心如法受持,就能见到如来法身,所获的福德就无量无边。所以《法华经》上讲:经卷所住的地方,都应当起七宝塔,使它极为高广、庄严,不必再安放舍利,因为这里已有如来的全身。

【虽高证佛果,尚须敬法。类报本追远,不忘大恩。故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

即使高证无上佛果,还须要尊敬正法。佛在演说《般若经》的时候,亲自恭恭敬敬地敷设法座,就是表达对般若法的尊重。这就是报答本源、追溯远因,不忘记佛法成就自己法身慧命的恩德。就像人饮水思源,饮到甘甜的水解除了干渴,就要想想这水从哪里来的。能够证得无上佛果,追溯她的根源、她的起因,就是来自佛法的教导。所以《涅槃经》说:“法是出生诸佛的母亲,诸佛从法而生。因此三世如来都恭敬供养正法。”

【况博地凡夫,通身业力,如重囚之久羁牢狱,莫由得出。何幸承宿世之善根,得睹佛经。如囚遇赦书,庆幸无极。固将依之以长揖三界,永出生死牢狱。亲证三身,直达涅槃家乡。无边利益,从闻经得。】

如来尚且恭敬供养佛法,何况我们博地凡夫,满身的业力。我们是生死牢狱里的囚犯,被关押在三界中已经无数时劫,日日夜夜被烦恼和业的镣铐挎着,受着无量无边业报的刑罚,不知道哪一天才是尽头。突然有一天接到赦免通知,心里无比的庆幸!终于有机会出离生死牢狱了!这封赦免通知就是如来宣讲的能出离生死、证得涅槃的教法。

现在承宿世的善根力见到佛经,固然应当依止佛经,来永远超出三界,亲证法、报、化三身,而直接抵达涅槃的家乡。这无边的利益都是从听闻佛经而来!

【岂可任狂妄之知见,不存敬畏。同俗儒之读诵,辄行亵黩。既读佛经,何不依佛经所说恭敬尊重。既亵佛法,岂能得佛法所有真实利益。】

对于这样恩德极重的法宝,怎么可以放任自由散漫的知见,而不存敬畏之心呢怎么能像世间人读书那样行亵渎的罪过呢既然读了佛经,为什么不按照佛经所教的恭敬尊重佛法来实行呢既然亵渎了佛法,怎么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呢

【倘能暂息狂见,清夜自思。当必心神惊悸,涕泪滂沱。悲昔日之无知,誓毕生以竭诚。从兹心意肃恭,身口清净。永绝粗鄙之恶态,恒依经论之圣谟。】

如果能暂时歇下狂妄的知见,在安静的夜里自我反思:现在我这样对待佛法的态度和行为合理吗这样做不会遭到恶报吗这样认真地反思,一定会心惊肉跳、流泪滂沱。会悲哀以往的无知,对于佛法的亵渎轻慢,誓愿毕生竭尽诚心来尊重佛法。

从此,不论是对圣法的听闻、思维、读诵、修习,都一定让内心整肃、恭敬,身口清净。永远远离粗鄙的恶态,恒时依止经论的教导。就像孝子聆听慈母的家训、忠臣奉读君王的圣旨,字字句句就像佛亲自对我讲那样,无比恭敬地聆听、无比恭敬地受持!

古德当中,仰山禅师看经唯恐打差,在方丈门口贴贴子说:“看经时不许问话。”永明禅师终生保持每天持诵一部《法华经》。又有大悟之后三次、七次阅大藏经的例子,比如汾州无业禅师,阅过三次大藏经;育王知微禅师住在上塔院不出门,经过十多年,阅过七次大藏经;栖贤禅师三次阅藏时,以坐着看不恭敬,一直跪着读、行走看或站着诵;大通禅师对着立像不敢坐,对于坐像不敢卧。这些祖师都如此恭敬佛法,何况我们福薄慧浅的人,怎么能不恭敬佛法呢

【果能如是,庶可于佛法大海中,随分随力,各获实益。如修罗香象,及与蚊虻,饮于大海,咸得充饱。又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

果真能改掉对于佛法轻慢、亵渎的恶劣行为,从此至诚恭敬地面对佛法,那就可以在佛法大海当中随分随力地获得实益了。

就像修罗界的香象和蚊虫都同时在大海里饮水,随着自己的量而得到饱足。香象的腹部很大,在大海里能够畅饮;蚊虫的腹部很小,用吸管也能在海里吸取一些。这是指在佛法大海里,随着各人的器量而得到利益。

又好比一场大雨普遍降下,地上的花草树木都得到雨水滋润而繁荣。小草按它的量吸收到了雨水,大树也按它的量吸收到了雨水。

这些比喻都是启发我们:以至诚恭敬的心缘着佛法,就一定随分随力地得到利益。

【如是,则自己受持之功,方不枉用。而如来说经,诸祖宏法之心,亦可以稍得舒畅而慰悦矣。】

这样自己受持佛法的功夫才不会白费。如来说法、祖师弘法的心才能稍得舒畅而安慰喜悦。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三

【今将古德恭敬经典之事迹利益,略录数条。企欲真修实践者,有所取法焉。】

下面把古德恭敬经典的事迹和所得的利益,简略抄录几条,目的是想让真修实践的人有所效仿。

【齐僧德圆,不知氏族,天水人。常以华严为业。读诵受持,妙统宗极。遂修一净园,树诸榖楮。并种以香草,杂以鲜花。每一入园,必加洗濯,身着净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载,香气氛馥。】

齐僧德圆,天水人。平常以读诵受持《华严经》为法业,总摄到《华严经》的宗旨极处。所以想写一部《华严经》,作为日常供养、读诵。

于是他就修建了一所清净园林,里面种植很多楮树。这当中也种很多香草,间杂种上种种鲜花。每次他要入园林时,都一定洗浴,穿洁净的衣服。在园林里灌溉香水。楮木生了三年,香气浓郁。

大家要看到他写经的诚心。由于制造写经的纸以楮树为原料,所以他对纸张的来源非常重视,要使它清净、庄严。不但种了很多楮树,还让楮树周围的环境清净、香洁,在里面栽种很多香草和鲜花。他有这份心,就做出这样的行为。由于他集聚各种清净因缘,就使得楮木长得香气浓郁。

【别造净屋,香泥壁地。结坛净器。浴具新衣。匠人斋戒,易服出入,必盥漱熏香。剥楮取皮,浸以沉水。护净造纸,毕岁方成。】

第二步是造纸,同样是恭敬严洁。他是怎么做的呢特别建了一间清净屋子,以香泥涂抹墙壁和地面,结立坛场,清净器具。

在浴室里备好衣服,造纸的工匠受持斋戒,凡是出入厕所都要换衣服,要盥漱熏香。身心清净了,才用手去剥楮树的皮,取下来浸在沉水香里。

这样使得工匠的身心、造纸的原料和每道工序都清净整洁,然后再造纸。经过一年,完成了造纸。

【别筑净基,更造新室。乃至柱梁椽瓦,并濯以香汤,每事严洁。】

第三步就是写经。又特别筑好清净的地基,在上面再建新屋。建造时,对于柱子、横梁、椽木、瓦片等都用香汤洗过。在每个细节上都做得严整、清净。

【堂中别施方柏牙座,周布香花。上悬宝盖,垂诸玲珮,杂以旒苏。白檀紫沉,以为经案,并充笔管。】

然后,写经的堂屋中要做庄严。怎么做的呢在厅堂的中央特别摆设一张方形的柏牙座,周围摆设香花,上面悬挂宝盖,从宝盖上垂下铃铛、玉佩,间杂地垂缀一些装饰物。再以白檀紫沉香木做成写经的桌案和笔管。

【书生日受斋戒,香汤三浴。华冠净服,状类天人。将入经室,必夹路焚香,呗先引之。圆亦形服严净,执炉恭导。散花供养,方乃书写。】

写经的书生每天受持斋戒,三次以香汤沐浴。然后戴好帽冠,服饰整洁,形象宛如天人,可见当时相当郑重庄严。

要进入写经的屋子,一定在路的两边焚香,以唱赞先作引导。而德圆也服饰整洁,手持香炉,恭敬地在前面引导。到了写经的屋子,又抛散鲜花作为供养。之后才正式书写。

这都是郑重其事,认为写经是非常重大的事,面对的是经王——《华严经》,字字句句是如来的金口圣言,对这尊贵的经王要竭尽自己的诚心来供养。

从上面一层层看下来,怎么种楮树,怎么造纸,怎么建写经的房屋,屋里怎么庄严,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供养《华严经》。从这点点滴滴的做法就看出,古人的心非常虔诚、深厚!千百倍超过了现代的人,也因此后面灵感非常明显,不可思议。

所以,每件事就在于自己的心怎么去做它,有殷重的供养心、诚敬心,就会体现在行动上。尊重、恭敬都有外在的表现,这些表现来自于内心的诚敬;而内心诚敬又来自对大乘经极为尊重。

【圆胡跪运想,注目倾心,才写数行,每字皆放光明,照于一院,举众同见,莫不悲感,久之方歇。】

写经的开始,当时德圆跪下来,运心观想;而书生眼神专注、倾注自己的诚心书写。才写了几行字,每个字都放出光明,照耀整个院落。当时在场的人都共同见到,无不悲从中来,感慨万分!光明照耀了很久才消失。

这都是至诚所感!由于有前面诚心的积累,到了写经时,提笔才写几行,字字放光,照亮了整个庭院!这时大众都见到写经的灵感,而无比感慨!佛法真实不可思议!所付出的真诚一点没有白费。

【复有神人执戟,现形警卫。圆与书生同见,余人则不睹焉。又有青衣梵童,无何而至。手执天华,忽申供养。前后灵感,杂沓相仍。】

而且有护法神手持兵器,现出身像,在旁边护持。这一幕只有德圆和书生一同见到,其他人见不到。之后不久,又有青衣梵童,手里拿鲜花,忽然献上供养。像这一类的灵感,一个接一个,纷至沓来。

这也是由于写经的心非常虔诚,感动了护法善神前来护卫、青衣梵童供养天花!能感的因就是内心至诚。

【迄经二载,书写方毕。盛以香函,置诸宝帐,安彼净堂,每伸顶谒。后因转读,函发异光。至于严洁,敬绝今古。】

经过两年写完了经,期间经过的岁月很长,700多天。写经是非常郑重的事,要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书写,不能用行书、草书等草率的字体,必须用正楷。期间,倾注了多少心力才写完这一部经。也正由于如此,人的心在受持时就格外地尊重。

这时,德圆就把写好的经卷放在很香的木函中,再把经函放置在宝帐里,安放在净堂中。每一次进入殿堂时,就虔诚地顶礼、拜谒。后来因为读诵这部经,经函发出奇异的光明。德圆造纸、写经的整洁、恭敬,从古至今都绝无仅有!

【此经递授,于今五代。有清净转读者,时亦灵应昭然。其经今在西太原寺贤首法师处,守护供养。】

这部经辗转流传到唐朝,已经经历了五个朝代。凡是以清净心读诵这部经的人,也都有明显的感应。(从缘起上看,倾注了诚心完成的这部《华严经》有很大加持力,以此为所缘境,诵经的人以清净的心读诵,就得到明显的感应。)这部经现在在西太原寺的贤首法师处守护、供养。

【(注)此与下二条,皆系晋译六十卷华严经也。榖,音谷,从木,不从禾,楮之别种。德圆种楮,造纸写经。入此楮园,尚须洗濯,着净衣服。其平日礼佛诵经,诚敬净洁,盖可知矣。今人登大雄殿,尚无彼入楮园之虔洁,良可慨叹。】

德圆种楮树造纸写经,进楮园还要洗涤干净、穿着干净衣服,表明他的心很虔诚恭敬,一丝不苟。其实,人表现在外的行为和他的内心有直接关系。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内在对法有真正的诚敬,就会非常郑重地做。德圆注重自己内心的诚敬,他清楚:如果心里没有了诚敬,就无法感通无边法力。

从他入楮园这样郑重,推想他平时礼佛诵经会是何等诚敬、整洁!因为这不比进入楮园,礼佛诵经是直接面对佛和佛语,就像佛在面前一样,那是何等的恭敬!

现在的人入大雄宝殿,在世尊的圣像前还没有德圆入楮园的那份虔诚、洁净,实在可叹!

【浴具新衣者,浴,即浴室,新字宜作触,谓浴室中具有登厕之衣。匠人斋戒,易服出入者,所用匠人,皆须持五戒,日受八关斋法。凡欲登厕,先至浴室,脱去常服,着登厕衣。及出,先洗净,次洗浴,方着常服。】

“浴具新衣”是说浴室中备有登厕的衣服。

“匠人斋戒”:工匠们在做纸的期间,必须守持五戒,每天受持八关斋法。其中的原因是“一切唯心造”,受持斋戒洗涤自己的身心,这样去做才是以清净心做,才有清净的果。(今天的人没有斋戒的内涵,无论哪方面的事业、境界、成就都远不如古人!)

“易服出入”:凡是上厕所,首先到浴室脱去平常穿的衣服,再穿上登厕的衣服。出厕所,要洗净手,再洗浴身体,之后换上平常穿的衣服出来。

【旒苏,即须子。乃聚众丝线,于头上绾一结子,下则散分者。呗,唱赞也。五代,即齐梁陈隋唐,此传系唐人所作,故曰于今五代。】

“旒苏”就是须子,把很多丝线聚拢来,头上打一个结,披垂下来。“呗”就是唱赞。“五代”就是从齐算起,到唐代为止,经历了五个朝代。

【德圆之诚,超越古今。故其灵感,杂沓相仍。今人虽无此财力,于力所能为者,可不竭诚尽敬以期三宝垂慈,冥显加被乎。】

我们看到,从他种楮树开始,园林当中一树、一花、一草,都精心地灌溉,香水洗净。他内心虔诚,外在形服整洁,一心安住在诚敬当中,丝毫不敢随便。

造纸也是匠人斋戒、沐浴,把树皮浸在沉香水里,护持清净。写经更是郑重其事,用上等的木料做写经的桌案、椅子和笔管,尽自己的财力庄严写经的堂屋。写经时专心致志,德圆在旁边跪下、观想,一字一句一丝不苟。

这就知道,他的诚心尽到极处,超越古今。也因此所得的灵感纷至沓来,一个接一个。所以感应就是由诚心而来,要发出内在的至诚心来,要诚恳地做出行为来,这样心尽到极处、诚到极处,就能有灵感。

德圆是有大福报的人,能做这么大的供养。我们没这份财力,但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诚心,以求三宝垂下慈悲,在明显中、冥冥中加被自己,使自己消业、增福、开慧。

【倘惟事形迹,了无诚敬。则无边法力,莫由感通。谓为佛法不灵,其可乎哉。】

假如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而内心毫无诚敬,那无边的法力就无法感通。这样还说佛法不灵,可以吗

比如做世间法的心有多重,学佛应该有比它更重的心,起码也要跟它相当才行!世间人喜欢吃,会精心地烹饪各种饮食,怎么选上好的材料,怎么洗干净,怎么搭配,怎么烹煮、煎炸,怎么调色、香、味,费好多小时。就是因为人注重“吃”!又像人喜欢穿,怎么精心地打扮,衣服的面料如何、款式如何,各种金银首饰如何挑选、装饰,脸部怎么化妆,怎么作发型,无论哪方面都是一丝不苟。这样在庄严自己、供养自己上,一点没认为这不要紧、可以随便来。但在三宝上却没有这份心,怎么能感通无边的法力呢

再看看人怎么庄严自己的房间,对于墙壁、地面、旁边的家具、电器、种种装饰品,为什么用心那么细腻那么讲究就是为了供养自己、体面自己,所以就格外讲究!而对于佛法为什么毫不重视呢原因就是尊重佛法的心很轻、尊重自己的心很重。

如果没有这份诚敬殷重的心,却妄想得到无边法力,这怎么可能吗

【此依华严悬谈及会玄记二书录出。】

这一则事迹是依《华严悬谈》和《会玄记》这两本书录出。

【唐定州中山僧修德者,不知氏族。苦节成性,守道山林。以华严起信,安心结业。】

唐朝定州中山的僧人修德,不知道是哪里人。个性刻苦,一直在山林中修道。以《华严经》和《起信论》作为安心结业之处。(就是他信奉《华严经》和《起信论》,以受持这两部法作为一生的法业,一心专注在这两部法上。)

【于永徽四年,发心抄写。故别为净院,植楮树,兼种香花,灌以香水。凡历三年,洁净造纸。】

永徽四年,他发心抄写《华严经》,因此特别建立一间清净庭院。在院里种上楮树,兼带地种植鲜花,对楮树和香花灌溉香水(这都是古人精心虔洁之处,连树和花的灌溉都要用香水)。

树种好了,再剥下树皮造写经的纸,总共经历了三年。

【复别筑净台,于上起屋。召善书人沩州王恭,别院斋戒,洗浴净衣,焚香布花,悬诸幡盖,礼经忏悔,方升座焉。下笔含香,举笔吐气,每日恒然。】

在纸造好之后,又特别筑好一个清净的台子,在上面建造房屋。请来善于书写的沩州王恭,在另外的院子里斋戒、沐浴,穿上清净衣服。然后烧香、散花,悬挂幢幡、宝盖。再对《华严经》礼拜忏悔之后,才升座写经。

写经时,口里含檀香,一笔一笔地工整书写。遇到要吐气时,就稍微停笔一下,向旁边吐气(就是怕口气熏到经卷上。这都是有敬畏之心,不敢随便乱来。没有敬畏之心,就一切都随便了)。王恭的写经每天都是如此(就是周而复始按这样的程序来做)。

【德日入静室运想。每写一卷,施缣十匹,一部总六百缣。恭乃罄竭志诚,并皆不受。才写经毕,俄即迁化。】

修德每天进入静室,运心观想。每写完一卷,供养写经人10匹细绢,写完一部,总共供养600匹细绢。而写经人王恭竭尽自己的诚心,供养的细绢一律不收(这是他的存心很清净,只是至诚地写经,没有求名利的心,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写完经,马上就迁化了(就是业尽情空,了脱生死了)。

【德以经成,设斋庆之。大众集已,德于佛前,烧香散花,发宏誓愿。方开经藏,放大光明,周七十余里,照定州城。城中士女,普皆同见。中山斋众,投身宛转,悲哽忏悔。】

修德认为《华严经》书写圆满了,就供斋作为庆贺,所以把大众集合起来。修德首先在佛前烧香、散花,发大誓愿。才展开经藏,就放大光明,照到周围70多里的地方,整个定州城内一片光明!(感应非常不可思议!方圆70多里,相当于一个县的范围,顿时光明普照。)

当时定州城里的男女都见到了。在中山应供的大众更是亲眼目睹,当时众人都不断地投身礼拜。人们看到《华严经》放光现瑞,都感动得哭泣,心中的善根发动起来,都在三宝前忏悔自己的业障。不是佛法不灵,而是自己没有实际做到。

【(注)此与上事迹大同,可见古人于三宝分上,多皆竭诚尽敬。绝不似今人之怠忽亵慢,有名无实也。】

这和上面一则事例大体相同,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古人在三宝分上多是竭尽自己的诚心和恭敬来做。(修德三年种树造纸,之后请善书的人,非常清净、整洁、恭敬、专注。像这样,自己能做到几分,就努力去做到几分,这样竭尽自己的诚心)。绝不像现在人,懈怠、轻忽、亵渎、轻慢,对于恭敬三宝、尊重正法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为。

【举笔吐气者,或欲咳嗽,或欲呵欠,即停笔少顷,面向旁边,令气出之,不敢以口气熏经故也。】

“举笔吐气”的意思是:写经时有时想咳嗽,或者累了想打哈欠,这时就停笔一下,脸转向旁边,吐出气来。这是不敢以口气熏到经卷。

【才写经毕,俄即迁化者,以专心写经,不求名利,志诚之极,致令业尽情空,了生脱死。高登上品宝莲,亲证不退转地矣。】

“才写经毕,俄即迁化”,是指王恭专心写经,没有求名利的私心杂念。(如果心里求名利,就不清净、不至诚,写的经就少有加持。而没有求名利的心,内心诚恳到极点,就能感通法力加持,使他业尽情空了生脱死!这样才写完经就高登上品宝莲,亲证不退转地。

这样不可思议的大功德从何而来就是从至诚恭敬而来!心力不可思议!一切感应都发生在自己心上,自心感自心应,真实不虚!

【观此,可见佛法不辜负人,而今之缁素,多多皆是辜负佛法耳。奈何奈何。此一条出会玄记。】

看了这件事,就知道佛法不辜负人,而今天学佛的人多数都辜负佛法,说起来让人感叹。

“佛法不辜负人”的意思是说:人能做到一分诚敬,佛法就给人一分利益、消人一分业障;能做到十分诚敬,佛法就给人十分利益、消人十分罪障。人的心有多大的诚敬,佛法就给人多大的利益。所以王恭和修德,一是写经完毕当即解脱,一是开经时大现祥瑞,光明普照70余里。这是为什么就是他们的诚心非常深厚,所以感应就有这么大。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四

【唐僧法诚,姓樊氏,雍州万年县人。幼年出家,以诵华严为业。因遇慧超禅师,隐居蓝谷高山。遂屏嚣烦,披诚请益。】

唐僧法诚,姓樊,雍州万年县人。幼小时出家,以读诵《华严经》作为法业。因为遇到慧超禅师在蓝谷深山里隐居,他就摒绝喧嚣、烦乱,住在山中,向慧超禅师诚心请益。

【后于寺南岭,造华严堂,澡洁中外。庄严既毕,乃图画七处九会之像。又竭其精志,书写受持。】

后来就在寺院南边的山顶上建造“华严堂”,殿堂内外洗洁清净。这座华严堂要供奉华严大法。对于殿堂做了各种庄严之后,又在殿堂的墙壁上绘画华严七处九会的图像。而且竭尽精诚,发心对于《华严经》书写受持。

【宏文学士张静者,时号笔工,罕有加胜。乃请至山舍,令受斋戒,洁净自修。口含香汁,身被新服。然静长途写经,纸直五十。诚料其见,才写两纸,酬直五百。静利其货,竭力写之。】

当时有位宏文学士张静,号称笔法工整,很少有超过他的。这是一位大书法家,写的字相当工整。于是法诚请他到山间的房舍里受持斋戒,身心清净,而且要修法。然后口里含香水,身上穿着清净衣服。

张静从远道而来写经,写一张纸需要50。法诚也料到他的想法,才写两张纸,就给他500(就是给他比平常多五倍的报酬)。张静见报酬这么丰厚,就竭尽全力地专心写经。

【终部已来,诚恒每日烧香供养,在其案前。点画之间,心缘目睹,略无遗漏。故其克心钻注,时感异鸟,形色希世。飞入堂中,徘徊鼓舞。下至经案,复上香炉。摄静住观,自然驯狎,久之翔逝。】

在写经的这段时间里,法诚每天都照例烧香供养,在写经的经案之前。写经时,一点一画心缘目睹,没有一点遗漏。意思是当时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没有一点遗漏。由于这样的诚敬,当时就感得有灵鸟,形状、毛色举世罕见。

这只灵鸟飞入厅堂,鼓舞着双翼旋绕飞翔。降落在经案上,又跳上香炉,静静地站着观看写经。灵鸟非常自然、温顺、亲昵,很长时间才飞翔而去。

【明年经了,将事兴庆,鸟又飞来,如前驯扰,鸣唳哀亮。】

第二年写经完毕,快要庆贺时,灵鸟又飞来了。像前面一样温顺、驯服,鸣叫声很哀亮。

【贞观初年,造画千佛,鸟又飞来,登止匠背。后营斋供,庆诸经像。日次中时,怪其不至。诚顾山岑曰,鸟既不至,吾诚无感也。将不嫌诸秽行,致有此征。言已,欻然飞来,旋还鸣啭。入香水中,奋迅而浴,中后便逝。前后如此者,非复可述。】

贞观初年要画千佛时,鸟又飞来,站在工匠的背上。之后打斋供众,庆祝经像的完成。到第二天中午,人们觉得奇怪——今天鸟怎么没飞来呢法诚看着对面的山岭说:“鸟既然不来,是我的诚心无感哪!难道嫌我的行为不清净,才有这样的征兆吗”刚一说完,忽然灵鸟飞来,在空中回旋鸣叫,再飞入香水,奋迅而浴。之后就飞走了。

前后这样的灵感非常之多,难以叙述。

【静素善翰墨,乡曲所推。山路岩崖,勒诸经偈,皆其笔也。】

再说宏文学士张静,素来善于书法,为乡人所推重。山路旁边岩石、悬崖上所刻的经偈,都出自他的手笔。

【手写法华,正当露地。因事他行,未营收举。属洪雨滂注,沟涧波飞。走往看之,合案并干,余便流潦。】

有一次,他写《法华经》时,在露天设立一张桌案写经,因为有事去了其它地方,没有收拾好经卷。

当时大雨滂沱,山沟溪涧里水流奔涌。他见雨这么大,经案还在露天!急急忙忙跑过来看,结果整张经案都是干的,没沾到一滴雨,其它地方却积了很深的水!

【尝却偃横松,遂落悬溜。未至下涧,不觉已登高岸,不损一毛。】

他曾经躺在松树上,一不小心掉落悬崖,还没掉到山涧里时,不知不觉已经登上了高岸(当时睡的那棵横松长在悬崖上,悬崖又很高,掉下去就一定粉身碎骨,但他冥冥中得到护佑,一下子登上了高岸)。连一根毫毛都没损到。

【(注)法诚张静,各竭诚敬。故其感应,俱难思议。出华严悬谈,及会玄记,并续高僧传。】

案例中的法诚和张静都竭尽了自己的诚敬,所以所得的感应都不可思议。

【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北千山。常诵法华经。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

唐僧昙韵,定州人。当年70岁了,正值隋朝末年天下战乱,就隐居在离石的北千山当中。平常诵《法华经》,心里总想写一部《法华经》,但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这样经过了多年。

【忽有书生,无何而至。云所欲洁净,并能行之。即于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受八戒。入净室,口含檀香,烧香悬幡,寂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曾不告倦。】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位书生,不晓得从哪里来的。对他说:“你所要求的整洁、清净,我都能一一做到。”看到志同道合的写经者来了,昙韵就请他写经。也就从这一天清晨开始,饭食完毕,沐浴清洁,穿上干净的衣服,再受持八关斋法。受戒完毕,进入写经的屋子,口里含着檀香,烧香、悬挂幢幡,安安静静没有一点声息地抄写。一直写到天黑,才出写经的屋子。第二天,又跟前面一样,周而复始,从没说过疲倦的话。

可以看到,当时写经的整个过程非常寂静,在这寂静当中一笔一画地写好了《法华经》。

【及经写了,如法奉嚫。相送出门,斯须不见。】

等到经写完时,昙韵如法地向写经人奉上供养。才把他送出门,忽然不见。这才知道是圣人的应现。

【乃至装潢,一如正法。韵受持读之,七重裹结。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无暂废。】

到了对经卷装裱时,非常如法地做。之后,昙韵就开始受持读诵,以七重的包巾裹着经卷。每一次读一回经时,就先用香水洗一次手,从没有废弃过。

【后遭胡贼,乃箱盛其经,置高岩上。经年贼静,方寻不见。周慞穷觅,乃于岩下获之。箱巾糜烂,拨朽见经,如旧鲜好。】

后来因为遭到胡人的骚扰,他就把《法华经》的经卷装在箱子里,安放在很高的岩洞上。

过了一年,贼乱平定,他再去找经卷时,已经不见了。心里好慌张,到处寻觅,才在岩洞下找到。箱子、包经的巾布都已经糜烂,拨开糜烂的箱子和巾布,见到了经卷,崭新完好就像当初一样。

【(注)写经心诚,感圣来应。圣虽来应,示同凡夫。故一依其法,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等也。】

由于昙韵写经的心非常虔诚,感得圣人化现来帮助他。圣人虽然来应,示现如同凡夫,凡是所说的要求都一一照办,早晨也要吃饭、沐浴、穿清净衣服等等。

【八戒,即八关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不杀等八戒助成。关闭贪瞋痴等烦恼惑业,不令生起。乃令在家人受出家戒。从今朝清晨受,至明日明相出为限。写经令其日日常持,故须日日常受。至暮方出,则午亦不食矣。】

八戒指的是八关斋法,八关斋戒的体性是过午不食,助缘是不杀、不盗、不淫等的八种戒;受戒的目的是关闭贪、嗔、痴等烦恼和业,不使它生起,这是让在家人受持出家戒;受戒的期限从当天清晨开始,到第二天明相出来为止。

由于写经要求内心清净,所以就要日日常持斋戒,也就必须每天都受斋戒。从“写经人到天黑才出来”就晓得,他从早晨吃好饭进入静室写经,一直到天黑才出屋,中午也不吃饭。

【裹音果,包也。一重一度香水洗手者,即读一回经,先用香水洗一度手。】

这是讲当时《法华经》有七重包裹。每一次读一回经之前,先用香水洗一度手,再打开包裹,展开经卷读诵。之后读第二回经时,仍然如此,这叫“一重一度香水洗手”。

【箱巾烂而经鲜好者,一以圣人之法力加持,一以韵师之诚心感格,一以妙经之功德难思故也。】

经是宣纸写的,比包巾要薄,照理说宣纸应该早烂了。但是箱子烂掉了,包巾也烂掉了,剥开来看,里面的经卷却完好无损!就是崭新、完好,像最初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风吹日晒,应该早就坏了;就算不坏,也该旧了!不但不坏,还不旧!这就不可思议。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有加持融在里面。一来,写经是圣人应现,有圣人的法力加持;二来,由于昙韵的诚心感通;三是由于《法华经》的功德不可思议。三缘和合就有这样的灵应。

【韵师后住隰州。道宣律师,贞观十一年至彼见之。时年已七十矣。此下数条,皆出三宝感通录。】

这位昙韵师,后来住在隰州。道宣律祖贞观十一年到他那里和他见过面,当时70岁了。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敬信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无由自检。凭彼土抗禅师检校。抗乃为在寺如法洁净,写了下帙,还岐州庄所,经留在庄。并老子五千言,同在一处。】

唐朝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的县令令狐元轨。对于佛法恭敬信奉,想书写《法华经》、《金刚经》、《般若经》、《涅槃经》等等,自己没办法校对检查,靠当地的抗禅师检查校对。抗禅师在寺院里如法洁净,写了下函,就回到岐州庄所。当时的经卷留在庄所,和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放在一起。

【忽为外火延烧,堂是草覆,一时灰荡。】

一天,忽然外面的火延烧过来,堂屋是用草盖的,一下子全部烧成灰烬。

【轨于时任冯翊令,家人相命拨灰,取金铜经轴。既拨外灰,其内诸经,宛然如故。潢色不改。唯箱帙成灰。】

令狐元轨当时作冯翊县的县令,他的家人互相喊着拨灰,取出了金铜做的经轴。把外面的灰拨开,里面的经卷还跟当初一样完好无损。不但完好无损,连装裱的色彩也没有改变,只是装经的箱子和套子烧成灰了。

这就不可思议,火实际上烧过来了,箱子烧掉了,套子烧成灰了,唯独没有烧到经卷;不但没有烧到经卷,连烤也没烤到。当时烈火温度很高,经卷装裱的色彩却没有改变。这就是经卷具有功德力的缘故。

【又觅老子,便从火化。乃收取诸经,乡村嗟异。】

再找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已经被火焚化。这样就收取各种经卷,一时乡村的人都叹为奇异。

【其金刚般若一卷,题字焦黑。访问所由,乃初题经时,有州官能书。其人行急,不获洁净,直尔立题,由是被焚。】

只有一处特别,就是《金刚般若》一卷经的经题变得焦黑。大家询问缘由才知道,最初写经题的时候,有个州官很会写字,请他来写。这个人做得很匆忙,没有整洁身心,直接就题上去了。当时心没有安住在诚敬当中,写的经题没有功德力,所以火就能烧上去,使得字迹焦黑。

【其人现在,瑞经亦存。京师西明寺主神察,目验说之。】

令狐元轨现在还在世,当初写的大乘经也还存在。这是京师西明寺的寺主神察师目睹了这件事而说的。

【(注)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一切佛事,俱以戒行诚敬为本。若戒行精严,诚敬笃至。则三宝诸天,皆为拥护。否则无边法力,莫之能感。】

一切佛事,无论是书写、讽诵、受持、开演,还是祈福、禳灾、延寿、超度等等,都要以戒行和诚敬为根本。如果戒行精严、诚敬到量,那么三宝诸天就一定来作拥护。

为什么这样讲呢大家知道,三宝的力量周遍在一切时空中,只要我们竭尽诚心来做,就能召来三宝的加持。这不同于求世间的达官贵人,即使费尽功夫,也不一定能求到。佛法上的事,只要具备戒行精严、虔诚恭敬这两个条件,不论做哪种佛事,都有三宝和龙天来拥护、护持。不然,没有持戒和竭尽诚敬,不具有感通的因缘,即使有无边的法力也无法显现。

【观此诸经毫无所损,唯金刚经题,字迹焦黑,以其人既无戒力,又无诚心故也。受持佛经者,可不以持戒竭诚为急务哉。】

看到这些大乘经丝毫无损,只有《金刚经》的经题字迹变得焦黑,就是因为当初写经的这位州官,没有持戒的力量,写经时又没有诚敬的心,匆匆而写,所以不具功德力,也就被火烧得焦黑了。以此为鉴,受持佛经的人能不以持戒、竭诚作为当务之急吗

比如我们诵经、持咒、念佛,如果恭敬至诚,一句一句都倾注自己的诚心,就能得加持;如果随随便便念过算数,以心不诚敬的缘故,就难以得加持。

【唐河东有练行尼,常诵法华。访工书者写之,价酬数倍。而洁净翘勤,有甚余者。一起一浴,燃香熏衣。筒中出息,通于壁外。七卷之功,八年乃就。】

唐朝河东地区有一位叫练行的尼师,常常读诵《法华经》。她访问善于书写的人写经,给他写经的报酬好几倍。

写经者洁净勤奋,超过其他人。每天起床都做一次沐浴,烧好香再用香熏衣服。写经时有一个筒通到墙壁之外,要出气时通过这个筒通到外面。

这七卷《法华经》,用了八年才写成(写经的时间这么长,每个字都倾注了极大的诚心在里面)。

【龙门寺僧法端,集众讲说。借此尼经,以为楷定。尼固不与,端责之。事不获已,乃自送付端。端开读之,唯见黄纸,了无文字,余卷亦尔。】

龙门寺的僧人法端,集合大众讲说经典,要借练行尼这部《法华经》作为样本。练行尼坚决不给,法端就责怪她。实在不得已,练行尼就自己送来经卷,交给法端。

法端要讲经了,打开经卷,只有黄纸,根本没有字!不但这卷经如此,其他六卷经也通通没字。

【端愧悔送尼。尼悲泣受已,香水洗函。顶戴绕佛,七日不休。开视,文字如故。即贞观二年,端自说之云。】

法端惭愧、忏悔自己的轻慢,导致经文隐没不现。他只好把经卷送还练行尼。

练行尼悲哀哭泣,受取经卷之后,用香水洗净经函。对于经卷礼拜、绕佛,七天不休息(她对《法华经》非常恭敬,见到经卷上没有字,心里特别难过。就祈求佛力加被,恢复经卷的原貌,所以竭尽自己的诚心顶戴佛经,绕佛祈求,七天不休息)。再打开经卷,经文和原来一样!一个个字都显出来了!

这是贞观二年,法端自己讲述的事。

【本拟广录恭敬三宝之利益,及亵慢三宝之罪愆,令研究佛学者取法有地,获罪无由,以目力不给,遂止。】

印祖说:原本打算广录恭敬三宝的利益和亵慢三宝的罪过,使得研究佛学的人有榜样可以效仿,不至于遭致罪报,但因为眼睛不好,只能中途停止。

以上简略地解释了《竭诚方获实益论》的正文。大家学习之后关键要反省自身对于佛法有哪些亵渎、轻慢的行为,然后着手改正自己的缺点。

下面罗列一些现象,供大家对照检查:

1、把法宝放在不洁净之处。这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比如有时把经书放在有灰尘的窗台上,或者有油垢的桌子上。又比如香袋很脏,把转经筒、法本、加持品和其它杂物或污秽物放在一起。还有的会把经书放在床上、座椅上、拜垫上等不洁净的地方。

2、有些居士卧室和佛堂不分,睡时也不用帘子隔开,这样很不恭敬佛像、法宝。或者看电脑、电视有些不清净的画面,经书也就在不远之处,这样也是不恭敬法宝。

3、因为不经常打扫佛堂,供灯和供香的油烟熏在经本上。还有居士因为家小,厨房和卧室不太远,炒菜的油烟落在经书法本上。

4、跨越法本。特别开法会时人多,有些人着急,会从别人的经书或香袋上跨过去。

5、有些道友竟然把世间书籍放在了佛教经书法本的上面。

6、佛经法宝要用双手捧,而且拿的时候要高于脐部,不能挟在腋下。现代人比较随便,习惯单手给人拿东西,但对于尊贵的经书这样做就不尊重。

7、上厕所后或者手摸了不干净的东西,都要先洗手再看经书。大家看佛经时一般会洗手,但看其它法本就没有看经书这么尊重,也就会忽视这些细节。

8、如果在家人还没有完全吃素,诵经、念佛时,要先刷牙、漱口,因为嘴里的荤腥、浊气会污染经本。

9、有人躺着看经。或者诵经时会用口水翻书。或诵经到一半时,碰到有重要事要处理,有些人会对法本折页、折角,或者就把法本放在那里,让它摊开不合起来。或者干脆把书倒扣过来,人就去处理事情。

10、有些人诵经还在打电话或者说杂话、开玩笑,这样很不庄重。或者看经书法宝时,旁边还放电视、广播,听音乐。或者边吃零食边看书,这都是没有恭敬心的表现。

11、看见佛经上有灰尘时,用口去吹经上的灰尘,这样口里的浊气吹在经书上,非常不恭敬。应当用干净的布来擦。

12、把佛经法宝当做货物卖,把法宝做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我们能改掉以上这些行为,就会让自己在佛法中得到实益,因为我们下意识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所以才会导致有这些行为出现。学了《竭诚方获实益论》,看到古人对法宝的重视而获得的成就,我们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差距,找到多年学佛没有进步、没有实效甚至还不如从前的原因。就像常说的那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就是学佛的恭敬心、虔诚心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