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限到无限

济 群

导 言

《普贤行愿品》在教界的流传可谓广泛,却罕有学人真正透彻其间蕴藏的无限深意。本品立足于华严见地,我曾总结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此次,有因缘在朝礼普贤菩萨应化道场峨眉山之后再度宣讲本品,蒙菩萨加持,对经中深密佛意又有新的体悟。

普贤行愿历来为古德所尊,名之“十大愿王”。所以然者,我发现,本品所揭示的成佛法门,确乎超胜于常规的菩萨行,可谓至顿至圆。通常,菩萨道的修行是通过六度四摄完成,依此逐步修习慈悲和智慧,最终圆成悲智二德,此为由因及果的渐修之道。而本品所揭示的用心方法,是以菩提心为前提,直接临摹佛陀品质,藉由观想之力贴近诸佛心行,此为立足于果地的顿修之道。

十大愿王的长行部分,本身就是周详细致的观修仪轨。倘能依此修习,将念念与佛陀品质相应,以此瓦解凡夫心,圆成究竟的智慧品质。同时,通过恒顺众生的修行,达致圆满的慈悲品质。

任何一个法门的修行都不是孤立的,本品亦不例外。因而,在开始修学之初,必须了解完整修学体系所应具备的核心要素,认识各宗修行所应奠定的共同基础。在多年修学过程中,我真切体悟到,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是任何一个修学体系皆应完具的五大要素,其中,皈依、发心、戒律更是各宗修行的共同基础。

有鉴于此,在本次讲座中,也是从五大要素及皈依、发心的修学谈起,令大众对佛法修学有概括性的整体认识。唯有具备这些认识前提,具备相应修学基础,才有可能切入《普贤行愿品》的修行,于此无上法门得到真实受益。

——2006年5月讲于成都文殊院讲堂

自1996年在柏林寺首次开讲《普贤行愿品》以来,至今恰好十年。期间,对本品的学修和宣讲,于我个人修学也有着莫大助益。尤其近两年,蒙诸佛菩萨加被,较以往更深体悟到《行愿品》这一修法的奥妙所在。

《行愿品》虽篇幅无多,却是汉传、藏传共同重视的一部修行宝典,可谓文约而义丰。在汉传早晚功课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藉十大行愿修习之力,协助我们发露忏悔、净除业障。而藏传佛教则将其总结为“七支供”,分别是顶礼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祈请不入涅槃支和回向支,以此集资净障,奠定修法前行。

从走入佛门至成就佛道,正是认识并成就佛菩萨悲、智两大品质的过程。为抵达这一目标,须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这个阶段主要通过积累资粮、忏除业障两项内容完成。

《行愿品》所阐述的,是普贤菩萨修学的行门。确切地说,本品正是普贤行门的观修仪轨。

其实,每个菩萨都有自身的修学法门。如《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便由二十五位大阿罗汉及大菩萨讲述各自修道乃至证得圆通的法门。他们是这样,十方诸佛也是这样,在因地修行时,都会选择一条契合个人根基的实践之道。

作为普贤菩萨的修持行门,十大行愿的殊胜在于,不仅可以作为任何修法的前行,其本身,也是圆成菩提的无上正行。我在前年开讲《〈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时,曾将之归纳为两句话,那就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

所以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是因普贤大行以无限利他为所缘,其愿力大悲周遍,其所行普覆众生,果能依此行持,必将迅速发起菩提心,圆满菩萨行。

同时,本品还引导我们从临摹佛菩萨品质入手,使内心不断向他们贴近,向他们靠拢。就如学习书法,开始往往是以临摹法帖为起点,从中体味历代书家的运笔、结构、神韵,在亦步亦趋的刻意揣摩中把握传统,并经长期实践,彻底转化为自身技能。《行愿品》阐明的修学之道,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在认识、学习、临摹佛菩萨品质的过程中,使内心逐步与之契合,与之相应,最终无二无别。

《普贤行愿品》出自四十卷本的《华严经》,立足于华严见地,其高广深邃,究竟了义,各宗无有超乎其上者。而在被尊为“经中之王”的《华严经》中,其整个修行,最终又导归十大行愿。由此,亦说明《行愿品》乃尊中之尊。所以能够这样,其中,必定蕴藏至高的实修窍诀。

遗憾的是,许多人对《行愿品》虽耳熟能详,却只是念念而已,未明个中深意,于修行自然也就作用无多。

原因何在一个法门的修行,尤其是《行愿品》这样至高的法门,必须建立于相应基础之上。就像建筑,体量越巨,地基便须越深、越坚固。在多年修学过程中,我真切体会到,任何法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代表着相应的修学体系。就这个意义而言,所有法门的修行都应包含基本的核心要素,具备完整的修学次第。任缺其一,终将成为学修障碍。或者,在修行之初就偏离方向;或者,修到某个程度便停滞不前;更有甚者,由此演变为增上慢心,所学种种徒增我执,于解脱渐行渐远。

那么,完整修学体系所应具备的核心是什么呢那就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其中,尤以皈依、发心为重要基础。皈依,是佛法之本;发心,乃修行之本。本立而道生,紧紧把握根本,才不至在漫漫求索路上偏离方向。此外,戒律、正见、止观也是不可或缺的,此为能证无漏圣果之基本三学。戒律乃定慧之基,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即止观,是将正见落实于心行的技术。慧,即正见,是导引止观实践的眼目。

佛法修学的完整内容及实践次第,皆涵盖于这五大要素之中。此处,我们重点说明皈依和发心两项。

在座的多数已经皈依,但是,对皈依的认识是否完整皈依的动机是否正确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是否为出离轮回而发心皈依是否因向往佛菩萨功德而发心皈依我们还要问一问自己:皈依之后,三宝在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佛法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

皈依三宝,是确定以佛法僧作为人生的根本依赖,究竟归宿。这种选择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盲听轻信,而是经由理智思考作出的抉择,是尽形寿的生命誓言。在此过程中,又该如何保持对三宝的信心这就必须明确三宝对自身的作用。

身为佛子,我们选择以佛陀为学习榜样和修行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须有相应的实践方法。在佛教中,成就目标有二,一是解脱,一是成佛。前者是通过解脱道的修行成就阿罗汉果,后者是通过菩萨道的修行成就无上佛果。佛法,正是指导我们成就解脱、趣向菩提的方法。

了解方法之后,还须有善知识指导。否则,方法往往很难实际操作起来,更无法成为生命的核心所在。佛经中,特别强调“亲近善知识”的作用,以之为道前基础,为修行保障。末法时代的众生,最大不幸就在于缺乏善知识引领。不少人发心皈依后,虽有很多困惑、茫然,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内心仿佛孤儿般缺乏依靠。

于是乎,有些人就凭一己之力阅读经论,有些人则行走江湖寻师访道。虽然也读了一些经论,也求得一些法门,但这部经论或这个法门在整个修行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能帮助我们完成哪一阶段的修行,多半仍是茫然不知。如是,看似学了、修了,却往往是局部的,零碎的,不能贯穿为修道的整体。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完整而有次第的引导。就像有了一些汽车配件,却没有一位汽车制造专家告诉我们还缺些什么,该怎样组装,又如何指望这些零配件载着我们跋山涉水呢

“信为无上菩提本”,对三宝有几分信心,佛法就能对我们产生几分作用。有一分信心,仅得一分受用;有十分信心,方得十分受用。因为信心标志着三宝在我们心中的份量,同时,也决定着佛法能够对生命产生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最在乎、最看重的,正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乃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个五浊恶世,每天灾难频仍,噩耗连连,但能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又有多少他国的战火纷飞,他家的妻离子散,往往不及工作中的一点挫折更令我们沮丧,不及亲人的偶染小恙更令我们不安。所以如此,因为他人的灾难并不在我们真正关心的范围内。可见,对生命能有多少影响力,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的重视程度。同样的道理,若三宝不曾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那么,佛法就只是人生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其影响自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由此,形成现有的、刚强难调的凡夫心。藉由对三宝的坚定信心,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超越自我,更将开启以三宝为核心的崭新人生。若是不能做到这一点,虽然表面看来是在学佛,但所学、所修仍是建立在自我基础上。如是,所做一切终将顺着固有习气延续,终将被凡夫心操纵利用。

所以,对三宝的信心是学修关键所在。无论修学什么法门,皆应以皈依为根本,以成佛为目标,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

皈依之后,还须进一步发心。

发心并不神秘。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发心。不论学佛与否,我们的一言一行都离不开心的参与。心具有创造和选择的功能,因此,以什么心做事很重要。世人多关注客观结果,却很少关注自己的心,关注自己用什么心做事。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包含两种结果:一是得到什么,这是外在的、暂时的结果;一是成为什么,这是内在的、长远的结果。人生最重要的,是成为什么,而非拥有什么。

用什么心去做事,正是决定我们成为什么的关键。若以贪心做事,久而久之,内心便会形成贪的相续,甚至发展为生命主宰。以嗔心或我执去做,同样会长养嗔心,长养我执。我们所以是凡夫,正是因为无始以来皆深陷于凡夫心,并随这一惯性学习、工作、生活。虽在做事过程中培养了相应的世间能力,但也造就了现有的凡夫品质。

我们的言行将积累为习惯,习惯将演变为性格,性格将发展为人格,决定我们现有的生命素质。所以,每天想什么、做什么,对生命走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我们在世间拥有的一切,随时可能败坏,可能失去,但生命内在的相续,将长久产生作用。在我们彻底改变它之前,会尽未来际影响着我们。

学佛的成就,不在生命以外,而在生命以内,那就是改造自己的心。将现有的凡夫心行,改造为佛菩萨那样平等无限、悲智圆融的心行。

心的调整,正是从发心开始。过去,很多人也在谈发心,但更多是将之作为一个口号,甚至流于口头禅式的戏言,遇到困难时,就要求别人:“发发心,发发心!”但发心究竟是什么又该怎样发心其考量标准为何如是种种,反而躲在这两个简单而熟悉的字背后,被我们渐渐遗忘。甚至以为,“发心”本就是用来说,而非用来做的。

佛教所说的发心,有其特定含义。如贪心、嗔心、痴心等,皆不在我们所要修学的发心之列。所以说,发心还包含着不发心。这就必须明确,我们所要发的是什么心。

对学佛者而言,正确的发心为出离心、菩提心,二者皆由学佛目标所决定。学佛所要完成的,一是舍凡夫心,舍弃那些使我们沦为凡夫的心理;一是成就佛陀品质,即圆满的慈悲和智慧。佛陀所以为人天敬仰,为众生所尊,并非因为外在的相好庄严,而是由于内在的清净品格、圆满德行。

舍凡夫心,须从发出离心开始。由透彻轮回是苦,而发心出离现有生命轨道。

或许有人会问:在家居士也要发出离心吗发起出离心后还如何生活呢其实,这是对出离心的误解。出离不同于厌世,而是出离对轮回的执著,对五欲六尘的执著。发起出离心,我们仍可保持现有的生活和工作,仍可承担在世间应尽的责任,且不为执著所缚,只是随份随力地担当。同样是做,却能比以往更自在,更洒脱。所以说,在家居士一样要发出离心,只是发心方式和出家人不尽相同。

出离心是修行前提,若对世间尚有贪恋,学佛就不会深入,修行也必然举步维艰,徘徊不前。即使每天有定课,但一天二十四小时中,若只有座上一小时能提起正念,其它时间却一心念着世间利益,念着儿女情长。如是,正念之力又如何能与凡夫心匹敌

若是我们放下对世间利益的期盼,放下对五欲尘劳的执著,凡夫心就得不到生存所需的养料。长此以往,必然逐渐萎缩瓦解,不再成为正念的阻力。

当我们生起出离心后,还应将之扩大到一切众生。不仅想着自己出离,更愿六道无量众生一同出离,同证菩提,共赴佛土。这就需要我们打开小我的坚固壁垒,将六道一切众生尽纳其中,如大海收纳百川,如虚空包容万物,是为菩提心。

菩提心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最初发起的,只是世俗菩提心,还须通过闻思经教、空性正见来提升净化,通过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来长养巩固,

不少人都受过菩萨戒,但其中的大多数,只是参加了相关仪式,并不具备菩萨应有的内涵。菩萨戒的灵魂,正是菩提心。缺乏这一发心,菩萨戒终会流于形式。受过菩萨戒的佛子不妨审视一下,在我们内心深处,可曾有过“为利有情愿成佛的”的发心可曾发过“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誓言

印度空有二宗(中观、瑜伽)的传承中,都有受持菩提心的仪轨。以庄严的仪式,令发心者在善知识和十方诸佛前宣誓: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生命目标。更重要的,是每天的忆念、修习,将此誓言逐步落实于心行,成为内心最真切的愿望,成为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内容,《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详细记载。近年来,为推广菩提心教法,使大众了解修习菩提心的意义,我也编写了相关的受持仪轨和修习方法,并在西园戒幢律寺等地为四众弟子传授。

通过受持、修习菩提心,使利他悲心成为自身真正的想法后,再来受菩萨戒,才能成为合格的菩萨,使大乘教法切实扎根于我们的相续中。否则,徒具菩萨名份,却无应有内涵。这也是许多人虽受菩萨戒,却但求自了,不愿利他原因所在。

菩提心是大乘不共教法。对于大乘学人而言,修学什么法门,甚至见地高低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具有菩提心,才是考察的关键标准。若无此心,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因为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必须通过发菩提心、行菩萨行成就。同时,悲、智不可偏废,否则便难以圆满。所谓“有智无悲,是名二乘,有悲无智,乃曰凡夫”。没有智慧观照,慈悲将停留于世俗心的层面,永远是有限的。若仅修空观却不修慈悲,又会落入二乘。当然,并不是说声闻人就没有慈悲。区别在于,声闻人的慈悲尚未圆满,尚未周遍,对众生尚未生起直下承担、不弃一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悲、智两种品质,有相应的训练方式。世间每种能力都是训练起来的,在座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能力、长处,也有各自的性格、习气,这些并非上天赐予,而是从生生世世的不断训练、强化中来。

修行,是对心的训练。简言之,是对正确心行的正确重复。同时,在重复中不断纠正错误。就像我们学打球,教练示范的姿势,往往不同于我们习惯的动作。如是,一个简单动作也可能要纠正百遍、千遍、万遍。在此过程中,稍有不慎,又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原有惯性。因此,这一训练过程既是对动作的规范,也是对身心串习的纠正。

在这个世间,我们一生都在训练各种世间能力。与此同时,不自觉地训练了无数串习,无数颠倒妄想。当我们意识到现有心行的过患,意识到这种人生的无谓,唯一的出路,就是从原有惯性中走出来,开始训练佛菩萨那样慈悲、智慧的品质。否则,生命是没有出路的。即使今生结束,轮回中,同样的苦仍将继续,决无侥幸逃脱的机会。

对佛菩萨品质的训练,就是正确的重复。念佛是一种重复,帮助我们巩固安住于佛号的正念;禅修也是一种重复,帮助我们巩固置心一处的力量。当正确心行完全代替错误串习时,修行也就成功了。

所以说,成就佛菩萨品质,须有三个因缘:其一,内容完整,如成佛应训练哪些心行,修习哪些法门,对相关内容有全面认识。其二,方法正确,否则精进也无济于事,反而会将一些错误习惯固定下来,成为新的串习。其三,不断重复,不断地纠正错误、重复正确,将此过程循环千遍、万遍、百万遍,使正确心行在不断重复中增长广大,真正成为生命主导力量。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须从悲、智两方面着手训练,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佛法的印证。

智慧,是解脱的能力。彻见空性,便具备了生命的自主能力,不再被五欲六尘左右。同时,又因悲心而不忍独享涅槃之乐,发愿帮助一切受苦有情脱离苦海。所谓“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一方面,在人世间不著尘劳;一方面,于轮回中自在无碍。

从究竟意义上说,悲和智又是一体的。在传统的佛教修行中,主要通过六度完成菩萨道的修行。其中,前五度为方便,第六度为慧。菩萨戒,正是建立于六度之上的行为规范,将每一度修圆满了,便能成就与诸佛菩萨等无有异的品质。

那么,圆满的标准又是什么怎样才能判断所修布施、持戒、忍辱等是否合格主要也是通过心行来衡量。当我们能对一切众生生起布施心并尽己所能广行布施时,布施度就圆满了。当我们对任何有情不再有丝毫嗔心并不再为其所恼时,忍辱度就圆满了。

由此可见,菩萨道的实践并非遥不可及。一旦认识修行原理,便会发现,它是具体而切实可行的,就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间,在我们的语默动静之间。

如果说,修习六度能使我们成就佛菩萨的两大品质。那么,《普贤行愿品》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途径,有别于六度四摄的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愿品》开显的修行方式,在用心上更善巧、更直接。原因在于,它所依托的是至圆至顿的华严见地。只要有能力修得起来,成就必定更为迅速。依六度修行,可能要三大阿僧祗劫方能成就,而依《普贤行愿品》修行,即身成佛也是可能的。

关于《行愿品》的内容,想必不少人念得很熟悉,尤其是十大愿王。所以,这里只是略作介绍:

一者礼敬诸佛,对十方诸佛菩萨心生礼敬,从而至诚地恭敬礼拜。

二者称赞如来,由至心忆念如来功德,而发自内心地称扬赞叹。

三者广修供养,包括财供养、法供养等,对三宝及十方诸佛广行供养,以此积累福德资粮。

四者忏悔业障,以此清除学佛路上的违缘和障碍,使道路畅通无阻,直达终点。

五者随喜功德,对佛菩萨及一切众生的功德、善行心生欢喜,于随顺同时引发自身善行,打开自我心量,拥有开放、包容的心。

六者请转法轮和七者请佛住世,都是关于请法的内容。为使众生有缘听闻佛法,请求诸佛菩萨、高僧大德长久住世,广度群迷。这是帮助我们生起对佛法的希求,使自心与佛法相应。

八者常随佛学,即向佛菩萨学习。每个佛菩萨都有各自行门,我们可从中寻找一位感觉相契者作为修学典范,或观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然后按其愿力及修行方式去做。

九者恒顺众生,在利益一切众生的过程中,完成大悲心的修行。

十者普皆回向,将所有功德回向众生,尽无遗余。

(更多内容及修法,参见《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一文。)

从表面看,这些内容似乎并不复杂。但正是这十大行愿,被历代祖师尊为愿王,尽享殊荣,利众无数。原因何在乃因其中每一愿皆以无限为所缘。

《行愿品》所说的供佛、拜佛,不是拜一佛、二佛,而是礼拜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是广大无限,难以穷尽的。那么,以我们的有限身心,又如何完成无限的修行呢

观想,正是由有限达成无限的桥梁。

以第一大愿为例,经云:“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依《行愿品》所示,我们在拜佛过程中,不仅是拜眼前这尊佛,更要将其观想为无限,观想宇宙中有微尘般重重无尽、不见边际的诸佛显现。同时,在观想中将自己化身千百亿乃至无量。在每位佛陀前,都有一个自己在拜;而每个自己,又在拜无量诸佛。每一拜,都是由无量的我,在拜无量的佛。如是,我们的存在也是无限的,一如佛菩萨的存在。这是在空间上展现的无限。

而在时间上,每一愿都是尽未来际,没有终结,所谓“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何等宽广无垠的胸怀,何等震撼人心的愿力!相比之下,世间任何海誓山盟都显得微不足道。

不仅“礼敬诸佛”是以无限为所缘,其它九愿也同样如此。藉由观想之力,将我们有限的心行化为无限,迅速积累成佛资粮。

从内容而言,十大行愿的修行又可归结为两部分,那就是,依上求佛道成就智慧,由下化众生修习慈悲。

上求佛道,从忆念、称赞、礼敬佛陀到请法、忆念佛法功德。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觉得,《行愿品》也是关于皈依的至高修行。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皈依的深远意义。身为佛子,不论出家在家,不论学佛时间多久,也不论读过多少经论,修过多少法门,若不能对三宝生起切实的皈投依赖之心,所做的一切,终与解脱、成佛了不相干。有鉴于此,我这几年特别在各地大力提倡皈依共修。通过常规的宗教生活,帮助信众强化对三宝的皈投之心,深化对三宝的认识程度。其实,皈依不仅仅是走入佛门的仪式,其本身,就是三根普被、高不见顶的修行。忆念三宝的过程,是学习佛菩萨发心和行持的过程,也是将自身溶入三宝无尽功德的过程。《行愿品》的修行,正是通过对佛菩萨心行的忆念和模拟,最终于自身成就圆满的悲智二德,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

下化众生,主要体现为“恒顺众生”,即对一切众生行种种利他事业。在这一大愿中,我们可以看到,慈悲心的修行正是建立在众生的基础上,正是以众生而非佛菩萨为中心,所谓:“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由此可见,众生甚至比诸佛更重要。所谓“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没有树根,就没有花繁叶茂,没有硕果累累。同样,如果没有众生,也就没有诸佛菩萨的大悲心的成就,“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修习此愿,怎样恒顺众生呢普贤菩萨告诉我们:“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恒顺,一方面是尽己所能满足众生的真正需要,一方面是以平等无别的心饶益一切有情。恒顺众生,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慈悲的修行。当然,这种慈悲是与智慧相互融摄的,因为平等正是空性的特征之一。

但我们应当知道,平等饶益众生,并不是说,要满足众生的所有要求。《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恒顺是有前提,有原则的。如果这件事既能给众生带来现前安乐,又能带来究竟利益,就应无条件地恒顺。如果这件事能给众生带来究竟利益,但不能带来暂时快乐,也应善巧地给予帮助。如果这件事只能给众生带来眼前满足,却不能带去正面利益,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就绝对不能恒顺。众生因无明所惑,不知生命的真正需要,常常,只是被烦恼控制着不能自己。在这样情况下,他要吸毒,要作恶,要为所欲为,一味随顺,只能使他们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他们更快地推向恶道,推向深渊。所以,恒顺不仅需要慈悲来成就,更需要智慧来抉择。

成佛的修行,不外乎悲、智两大内容。《行愿品》以华严见地为依托,为我们提供了修习悲、智二德的独到方法——直接临摹佛陀的品质。这一用心方法可谓不同凡响,高明之至。

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偈颂告诉我们,所有境界都是心的显现。同时,我们的心有能力显现一切,有能力显现三恶道,也有能力显现诸佛国土。无论我们想什么,只要精勤不断地观修且方法正确,终有一天会成为事实。

因此,这一修法的关键是在于我们怎么想,想什么。

每个人都有很多心念,时时都在活动着,变化着,此起彼伏,此生彼灭。而每一心念活动时,又会显现相应的影像。我们的世界,是能和所的世界,并由此产生我执和法执。这些执著坚固而遍及一切,就像层层罗网,将我们的心全面包围,紧紧缠缚。

在生命的某个层面,我们本和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因为我们的心,也和他们一样,如虚空般浩瀚深广,无量无边。但我们这些可怜的凡夫,却因无明所惑,将心纠缠于我、法对立的相续中,放弃无限而执取有限,放弃广阔而固守狭隘。就像是把自己关在一个仅可容身的器皿中,还以为这个容器就是世间全部的天地,以为这个牢笼就是今生可靠的家园。却不知,为这个关押自己的容器,我们放弃了多少空间,放弃了多少自由!

《行愿品》的观修,帮助我们以观想完成心的突破。

我们修“礼敬诸佛”,每一拜,都是向着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而拜。试想,这样的一拜,与心中只装一佛、二佛而拜,所成就的又何止天壤之别。“礼敬诸佛”是这样,“广修供养”是这样,乃至每一大愿都是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贤行愿品》称得上是积累福德的“第一生产力”。有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科技发展使劳动效率得到了空前提高,使一个农民可以管理几百乃至上千亩农作物,这是我们在过去完全无法想象的。

同样的道理,依《行愿品》修行,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圆满成佛资粮。若以有限的心积累福德,永远也无法圆满成佛所需。因为再多的有限加在一起,也只是更多的有限,却不能完成无限的飞跃。

倘若能以无限的心去修行,去积累成佛资粮,无须三大阿僧祗劫的铺垫,无须生生世世的经营,当下就能圆满累世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这并非神话,亦非无法达成的理想,只要我们发广大心,发勇猛心,并以空性见不断调整心行,一旦发心到位,其余一切,自然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原因在于,任何一个有限的行为,安立于无限的基础上,都将成为无限。就像任何数字乘以无穷大之后,结果都是无穷大。所以说,拥有什么样的发心,运用什么样的方法,确实是修行能否成就的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愿品》阐明的修行之道,不仅积累福德,培养慈悲;同时也能成就智慧。所以然者,乃因“无限”是智慧所具有的特征,是佛菩萨无量智慧所具有的特征。

当我们通过观想,观想无量的我在拜无量的佛,观想一一的我在拜一切的佛,观想佛和我同时遍布虚空,遍满法界……我们的存在,就不再为有限的色身所束缚,不再为狭隘的凡夫心所束缚。我们的心就是无限的,我们的存在,也就是无限的。

生命的当下本是无限的。一切有限,都是人为设置的,是在无明、我执操纵下设置的。世界形成之初,并无国家之分、民族之分、你我之分。只因我执所缚,才开始形成国家、民族、语言、阶级、身份等种种差别。所有这些,都是人为设定的,是意识强加其上的。在诸法实相中,并不存在这些变化万千的差别现象。

学佛所要做的,正是将这些错误设定彻底取消,将我们附加于世界、附加于自身的种种错觉彻底取消。更重要的是,将导致错误设定的凡夫心一一瓦解,全面粉碎。

《行愿品》的观修,引导我们以观想之力,突破种种阻塞,突破有限心行。

当我们作如是观想时,我执就找不到着落点了。如果所缘对象是无限的,我执便无法安立其上,就像我们无法将任何一件物体粘贴于虚空中。我们无法在虚空中使用胶水,使用钉子,使用绳索。一切可以将物体粘合或捆绑在一起的手段,对于虚空都是无能为力的,都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当我们观想无限时,和佛菩萨的心,就有了共同的特征。

当然,观想不只是简单地观一下,还须通过反复训练,使这种观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如是,我们才能真正和佛菩萨心心相印,无二无别。如果只是偶尔观一下,更多时候仍滞留于凡夫的有限心行,那么,你还是你,佛菩萨还是佛菩萨。

我在学修《普贤行愿品》之初,时常都在思考:为什么汉传、藏传的大德那么重视《行愿品》,其奥妙何在随着学修的深入,终于发现其中深意所在。普贤菩萨的这一行门,确乎深广、希有、究竟,它不仅是集资净障的最佳途径,其本身,就是成佛的修行,指引我们直接临摹佛菩萨品质,成就无限智慧、无限慈悲。只要我们用心观想,精进行持,必能触摸到这种无限的力量。若能依此究竟、圆满的方法善用其心,成佛的修行将不再渺茫,而会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藉由今天这一因缘,将我这两年对《普贤行愿品》的学修体会与各位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