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企业管理

──六和精神.以人为本

因缘殊胜,二零一二年初,由中国佛教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备于当年四月在香港举行,本人被委任为筹备委员会执行主席;会议主题定为「和谐世界,同愿同行」。回顾前两届论坛,首届论坛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第二届主题为「和谐世界,众缘和合」。三届论坛皆以「和谐」为中轴而展开;由此可见,「和谐」是世界人士共同的理想追求。同样地,「和谐」也是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所在。

二零一二年底,本人接受明德企业的邀请,到创办人陈其斌老先生佛山的工厂去参观,藉此因缘,为厂内高层管理人员开解「佛教与企业管理」的论题──将佛法「六和敬」、「四摄」精神如何与当今企业管理相契合做一尝试,以期佛法智慧于社会、于企业管理产生启迪效力,使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现将当天讲话内容整理成文,愿与诸有缘交流、互研。

一、 信愿同行.以和为贵

佛教强调「六和」精神,这应该是对「和谐」最早的一种诠释,而时至今日,佛教「六和」精神仍然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谐」始终是佛法重要精神之一。佛法尤其强调心灵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力量在于我们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从内心发出追求和谐的愿望,从而达到自我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

作为一个实践的宗教,佛教强调信、愿、行,学佛之人一定要深信、切愿、实行。如果没有信心,就不是真信;若不恳切地发愿,就没有真实的力量;可是愿虽然发了,若不实实在在地去做,亦不可能成就。所以,有了真信之后,必须要时时刻刻发心、发愿并实行。由此可见,发心发愿之重要;也就是说,佛教特重发心--一切愿行皆是从心出发;有心就有愿,有愿就必有行;信解并重,行愿相资,如此道业方得成办。

据经典的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僧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要如何统理,才能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因此,在佛教里头非常注重和谐僧团的建立;「六和敬」就是摄众的方法之一。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和尚」一词,正像出家人的身份一样:「上共君王并座,下与乞丐同行。」既是尊贵的,也是谦卑的。大丛林的一寺之主,称为「方丈和尚」;「和尚」是甚么意思呢一般人的解释是「和中最上」或者是「以和为尚」,因为出家人要过「六和敬」的僧团生活。

《祖庭事苑》卷五列举出「六和」:(1)身和共住,(2)口和无诤,(3)意和同事,(4)戒和同修,(5)见和同解,(6)利和同均。即僧团中为求菩提,修梵行者,须为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大乘义章》卷十二则举出:(1)身业同,(2)口业同,(3)意业同,(4)同戒,(5)同施,(6)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

二、 生命管理.从心出发

这个「六和敬」的精神,不但可以运用于僧团管理上,而且更可运用于生活、社会各个层面,包括企业管理。这个企业管理,如何才能成功必须从我们的「心」出发,「要管理别人之前,先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这是任何一种「管理学」的先决要件。「自我管理」是每个人一生的首要功课,透过自我管理,学习和自我对话,从而找到心灵的活水源头,让「管理」哲学不只可以发挥在企业里,更可运用于人生中。尤其面对全球化时代来临的多元挑战,年轻的一代更要积极地「走出去」,藉此扩展国际视野,提升自我管理的层次。

社会一般人士,常以营业额高低来评价一间公司的经营成效,但以佛法看来,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它的面向可以有很多元,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并不是将公司经营成「最赚钱的企业」,而是「最有活力的企业」,公司不一定要最会赚钱,但可以最热心公益、最能帮助社会上弱势社群为宗旨,从中让每位员工体认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激发对生命的热情,在利己利人的过程中体验更高的生命意义。

三、 六和精神.企业管理

我们应如何将这六和精神,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人与人之间,如何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这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每个人的见解、看法都不一样,怎样才能「和合」起来

「六和敬」的表述次序,佛教经典多以「身和同住」为先;然而,因为「见和」是僧众和合的基础,也就是说,僧众之间要有相同的思想、价值观,才能有和谐共处的根基;因此,我们首先要说「见和」──「见和同解」:

这个「见」,就好像一间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宗旨、一个目标,亦即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方向;有了方向才能正确地运行并发展;当然其中还要有经营、管理的方法,以及市场调查、市场推广的实际知识与经验。刚才我来到工厂,看到里面琳琅满目的产品;生产这么多产品的工厂,而且还是一个上市公司,应该如何去规划及管理所以就必须设立稳固的目标;我们做人有做人的目标,企业也要有企业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订立,就需要「见」,而且这个「见」,是集合众人的意见而成的,也就是说,是大家同意了的、一致的方向,这样和合而成的一个宗旨及目标,才能有凝聚力、创造力;否则的话,这个企业的组织就会松散。因此,企业经营必需要有内在的文化,这个文化就是整个公司的根本宗旨,由此而定出五年规划、十五年规划,乃至于一百年的规划;所以,企业的本质不单是追求利润,不单是追求有形的价值,还包括更多的无形价值,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凝聚力及创造力。因此在任何公司、集团或企业之中,必须以「见和同解」为首要的前提。

当然了,每个员工背景不同、条件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这个社会或人生的价值是多元的,每个人所体现的都不一样,有人觉得赚钱是价值,有人觉得奉献是价值,这是本来就存在的事实。但是,在这「不同」之中,也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即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宗旨,是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相一致的;亦即企业有好的发展,自身才能生存,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不断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才能有机缘修养身心、提升人生境界。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企业作为修养身心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正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若以这样的心态在企业中自我历练,必能使我们身心受益、道德提升。

第二是「戒和同修」。在僧团之中,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大众因受持戒法而进退有节,仪礼有据,是故表现在外的行、住、坐、卧的威仪,皆是庄严有度。在企业管理之中,「戒」也就是制度,你想达到一个目标或一种成效,就必须通过制度来管理;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说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制度,如何将管理方式变得更人性化这是一个高管人才必须具备的智慧;透过东、西方企管理论与经验的结合,相信必然能够达到上述的目的。

有了好的制度,还要人严格遵守执行。当年佛陀制定戒律就是针对僧团中出现的问题;僧人严格遵守戒律,才能和谐共处;佛陀涅盘前也嘱咐僧众要「以戒为师」,可见戒律之重要,它是维系僧团长期存在的关键所在,也是佛教存在两千多年的根本保障。

在修行上来说,「戒」的意义其实不是戒别人,而是戒自己,所以,「戒」用在制度上,就是制度的订立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员工们作示范。今天在前往陈老先生工厂的途中,我一路跟他坐在一起;他说以前工作的时候,假如上班时间是七点钟,他六点半就坐在公司里了;他说自己不适合去监督别人,所以想利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思惟一下这一天准备要做些什么或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发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就赶快设法去补充或修正。试想,他自己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公司内的人员又怎能不自我警惕管理人六点半就上班,当其它员工七点钟上班的时候看到了,自然就会很佩服,因此就没人迟到,也没有人敢早退。所以公司制度的订定,目的就是希望高管的人,必先自己守得住,然后再带领其它员工、影响其它员工。这就是一种和谐企业文化的体现。

因此,若以佛教戒律的精神作为公司或集团的制度依据,就要对其精神有更深一层的领会:「戒」有小乘的「相戒」,即对僧人外在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规章制度;还有大乘的「心戒」,这是更高层次的,是对僧人内心进行规范的戒律;僧人能做到「心戒」,就能担负普度众生的使命,同时就会自然而然地遵守戒律;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吧。

所以,我想在企业管理中,也有相应于佛教「相戒」层面的内容,即员工要在行为上符合企业规章制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公司或集团的总经理能遵守企业决策程序,就会避免许多决策上的失误;生产在线的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会避免安全事故、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财务人员遵守财务制度,就不会使企业经济蒙受损失等等。

而在企业管理中做到「心戒」的层次,那就是更高的境界了;比如,总经理面临市场高额利润的诱惑,能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和实力进行决策,而不是一味地「贪着」于好像能得到的利益,这样就能避免决策失误,避免企业蒙受大的损失。以前韩国出现的经济危机,就是大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所造成的,就是超出企业自身经营能力的限度所造成的;从内心根源上说,是过度「贪欲」所造成的;当前欧美经济危机,从根源上说,也是过度「贪欲」使然;可见,「心戒」是如此的重要!它能将人内心「贪、瞋、痴、慢」等烦恼和积习转化为「清净心」,能使企业经营者正确地决策,能使各级员工真正做到从内心深处遵守企业规章;如此的话,企业管理就会更上层楼,企业发展将鸿图大展。当然,回过头来我们说,「心戒」的成就也是长期从行为上遵守「相戒」的结果;这当中必须要经过长时期的磨练,或者说是内心的历练。由此可见,无论是学佛还是企业管理,长期的内心磨练都是必需的重要课题。

第三是「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世间上大部份的人,之所以日夜忙碌奔波,无非是为了各种不同的利益,所以我们说,这是个功利的社会。企业中的「利和同均」,就是将利益平等分配到集团或机构中的每一个成员,令每一个人都能受惠,都能得到好处。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你高我矮,这就不平等;你站我坐,这就不平等;你说我听,这就不平等;你富我贫,这就不平等;你有我无,这也不平等;世间怎可能有平等我们只是在不平等之中,寻求相对的平等;企业管理之道,其实也是一样;无论是高管或一般员工都必须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比如说,职员的制服是一样的;福利条件是一样的,乃至升降职级的机会也是一样的。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均」不单是把物质利益「平均」地分配,因为「平均」不一定是「平等」或「公平」;「公平」是说员工物质收益的多少应该与付出劳动的多少形成正比关系,否则就不是「公平」,就只是表面上的「平均」;因此,「公平」意味着「多劳多得」。我们说,佛法讲「平等」,是讲一切众生在「皆有佛性」意义上的平等;但由于众生修为程度、精进程度不同,所以就会有现象上的「不平等」——我们都知道,菩萨有不同的修行阶位;因此,企业也应该有一套激励先进的措施,目的就是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与干劲,使企业不断运行并发展。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由于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缘或条件,有些员工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物质利益回报;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措施,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做到不断向更「公平」的方向前进,尽可能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和同均」;有了平等的利益,才能将人心安住,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力。由此可见,利益平等,实在是非常的重要。把集团成员的心安住后,自然就会形成一种归属感,就会达到一种同心协力的服务精神,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开拓出更好的出路。

前面说了六和中的前三和;「见和同解」,就是集团成员信念与价值观的一致;「戒和同修」是统一制度的实行;「利和同均」,就是把利益平等合理地分配,也就是说,通过完善的机制,令每一个人都觉得很满意。接着后面还有「三和」;首先就是「身和」,亦即「六和」中第四的「身和同住」;只有身和才能同住,若身不和如何能同住呢 所以,佛教的「身和同住」讲求僧众在行为上的一致,如僧人「礼拜诸佛」或在不同的法会仪式中要有相同的礼仪规范;可见,「身和同住」主要涉及身体的外显行为。

这个思想,置于现实社会生活中,比如说,一对夫妻若身不和的话,就无法同住了,结果就是以分居或离婚作收场。企业管理之道,亦是如此,管理层与成员之间必须要身和。在一个企业中,员工必须有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及习惯,例如:企业员工身着统一或相似的服装,可以展示企业规章的整齐划一;员工之间礼貌及友善的行为,如见面微笑、亲热地打招呼;某些员工有困难时,其它员工都乐意帮助、照顾;员工对待顾客有统一的礼貌语言、举止及态度等等。

所以说,从源头上讲,佛教「身和同住」是在僧众本着共同的「见」——「见和同解」的根基上而外显的;是在僧众怀着共同的目标追求——修行成佛的根基上而出现的。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企业员工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那么,他们外显的行为就能一致;一味追求利益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必然都表现为贪婪、互相拆台、彼此恩怨重重等;「视产品质量为生命」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必然表现为工作仔细认真、精益求精,操作工人能严格遵守生产操作的规则及程序,管理人员能抓紧质量问题而丝毫不放松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员工的行为必然表现为乐于助人、为人慷慨等。

我们说,企业员工都能遵循「身和同住」的规范,员工之间必然能和谐相处,大家都会感觉很快乐,这样一来,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市场开拓效率自然就能提高,企业的发展一定能蒸蒸日上。可见,「和」也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隐形的生产力,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啊!

接着是「口和」,也就是第五的「口和无诤」。佛教所说的「口」,是指人的语言,我们说,语言的作用确实是非常大的:记得西方现代一位哲人曾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中国传统亦十分注重语言的作用:有句俗话叫做「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意思就是说,身居高位的人其所讲的话对国家前途命运有重大影响;道家五千言的《老子》,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记载「道」,从而让人体「道」、达「道」;佛教也有「文字般若」之说,即注重语言、文字对弘扬佛法的重要作用。

「口」的作用很大,佛教还把根本精神——「慈悲」与「口」的作用紧密关联在一起,即讲求口要行慈;不但这样,身也要行慈、意也要行慈,也就是身、口、意三业都必须要行慈。最近我刚刚去过五台山,那里有位住持,他给自己一句座右铭,这个句子很简单,就是要时时「爱语」;这个「爱语」怎么说他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什么是良言良言就是善言、使人得益之言,这样的一句好说话,会令人三冬都觉得温暖;相反地「恶言伤人」,即使是在六月天亦会令人觉得寒冷;所谓「恶言」也就是伤害别人的语言。

所以,陈老先生说了,他很少去批评别人,而是以身作则,去说些关心别人、安慰别人的说话,这就是佛教所说「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爱语」;「爱语」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管理层更必须懂得。「四摄法」首先就是布施,这个布施不一定是拿钱出来才算是布施,其实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句赞叹都是布施;而「爱语」也可以说是布施的一种;所以如果管理层能做到爱语,常说真诚关心、鼓励、赞叹员工的话,令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关怀及体贴,这样的话,他们就会信任你、支持你、佩服你,彼此就能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合作的气氛;所以,「爱语」是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与此同时还要「利行」;什么是「利行」例如帮忙照顾幼弱,听人诉苦,走路时礼让行人,坐车时让位给老幼妇孺,协助盲者过马路等等。这些都是世间的、社会上利他之行。如果把这种精神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有帮助其它员工,甚至是提拔其它员工的热诚;这样自然就会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风气,上下层自然就能达到通力合作的目的。

其次是「同事」;什么是「同事」常听人说,我们是同乡、同事、同学、同宗,这些的相同,只是「人同」,都是有限的;但是佛法所要求的是「法同」;法同也就是见解上的相同,而且能随缘随众,就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也就是说,对商人讲经济、对军人讲政治、对老师讲教育、对学生讲出路、讲前途。不但是对各种领域、各个阶层的人,讲说他们熟悉的话题、语言,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能与对方感同身受,这样的话,才能亲近众生同其苦乐;若运用于管理学之中,就能增加上下层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如此就能在工作上更为配合,无形中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由此可见,将「四摄法」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上下层的和谐、和合,自然化解了人事中种种的问题与障碍。我们都知道,陈老先生这个工厂里有一千多个员工共住,就是因为运用了四摄法,所以能令员工们对这个企业有归属感,把公司当作是自己的家,把同事当作是自己的家人。

由此可见,要达到「同德、同愿、同行」的理想,就必须要有「六和」的精神,无论是一个社团、一个机构或一间公司,都可以此为基本准则。当然正如前面所说,除了「六和」之外,还要加上「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在佛教里称之为「菩萨道」;而当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时候,就是每一个高管人才必须具有的风范;因为如果没有这个风范,就没有办法跟下层打交道,没有办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这个关系应如何去建立呢

在佛教里有一位「富楼那尊者」,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与佛陀一样,具有强烈的出离心;他在雪山修行数年,一日得知佛陀成道的消息,于是离开雪山前往皈依佛陀,成为佛陀的弟子。富楼那个性慈爱热心,由于他的善巧说法,在僧团中得到许多人的敬重。而佛陀也经常派他到各地说法,不论地方多险恶,富楼那都能以慈心、耐心来感化他人。但是无论去到哪一个地方,他都不会向别人说:「我是佛陀派来的、我是佛陀的弟子。」而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从而达到教化他人的目的。比如说,一次他向佛陀要求到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去弘法;当时大家都劝他不要去,可是他坚持要去;去到之后,他怎样做人家种田,他就帮忙种田;人家起屋,他就帮忙起屋;人家打鱼,他帮忙打鱼,久而久之,大家对他就生起了信任,觉得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善人,于是就开始接受他、认同他,彼此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这个时候,他才向大家说明自己是佛陀派来的。由此可见,他到每个地方去弘法,所实行的都是「四摄法」,以帮助他人亦即「利他」为根本出发,从而广结善缘;透过结缘将佛法的好处与利益传播给更多的人。

前面说了,「爱语」也是布施,当然也是与人结缘的方式之一;「布施」又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但无论是予人财物,教人佛法,或是给人安慰,都是结缘;一个关心、一份关怀,都是结缘;乃至大家刚才给我的掌声,这也都是结缘。结缘,其实就是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因此一个企业的主管,如果不懂得结缘的话,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换句话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必然是从结缘开始。所以,一个机构、一间公司能给员工欢喜,能令员工看到希望,员工就会感受到来这里上班,不单是一个工作,不单是一份经济收入,他们还可以从工作中找到自己、找到人生安身立命的地方,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于工作,如此的话,这个企业就能找到生产的源头活水,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再补充一点。「语言」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在管理操作中,同样一句说话,用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例如,管理者或主管知道某员工在工作上出现问题、或在为人处事上有些缺点,如果管理者能开诚布公地当面说出这个员工的错处,虽然难免有批评的味道,令他感到不舒服;而当这位员工不在场的时候,管理者若能心怀坦荡地向别人讲述或赞叹他在工作上的成绩乃至是人品上的优点,如果他听到主管在自己背后所讲的说话,必然会从内心深处生起对主管的敬佩,同时亦会注意改善或矫正自身的缺点,努力工作,从而做出成绩。

相反,如果这位主管反过来说同样的话,当面说这个员工的「好话」、背后却说指责他的「坏话」,俗语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如这位员工听到主管在他背后说的话,他的内心又会作如何感想

所以,同样是「好话」、「爱语」或是「坏话」、「冷语」,看你在什么场合说、以什么心态说,效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可见,语言的根基还在于「内心」,这也能体现佛法的根本宗旨——修心,如果说话者内心光明、无私,就算表面听来不好听的话,也是充满善意、爱意的;相反地,说话的人内心狭隘、自利,那么即使是「和言爱语」,也会像「锋利的刀子」,能伤人于无形。当然,佛教还是强调「身、口、意」的一致,即心里想的就是说话表达出来的、也是行为外显出来的。然而,表面上看来似乎冲突的「言」与「意」或「言」与「行」,更能体现大乘佛法以「慈悲心」为本的精神,当然这是更高的境界,一般修养的人比较难以做到,这用到管理上也可称为「管理艺术」。

陈老先生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世上原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所以身为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开拓新途径的理念;现在是一个科技的时代,一切都是日新月异,有时三个月一变,有时六个月一变化;一年后很多东西都被淘汰了。因此,无论是企业本身或企管人员,都必须与时俱进,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提供优质的科技与产品,真正为人类带来幸福与方便。就好像现时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苹果手机,就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方便与帮助;因此,任何一个企业,它的产品能给人带来上述的好处,那么这个企业就优胜;这个优胜,不但能令企业自我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令社会上更多的消费者受惠得益。

所以,我们佛教常常说:利他就是利己,利己就是利他。帮人家就是帮助自己,如此的话,别人得益,自己也得益;「自他两利」可说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则。与此同时,不畏艰难、积极向前的创造力,亦是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个品牌的销售业绩,必然是努力不懈的创造成果。无论是在世界领先或在国内领先,身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参与者,都会有莫大的喜悦。这就是「意和」,即「六和」之中的第六「意和同悦」。

佛教的「意和同悦」,是说修行者能知道其它人的种种需求,并给予满足,从而使他人感到愉悦;同时亦深知任何人都有最终成佛的本性,因此能尊敬他人,所以,僧众能和谐共处。

在企业中,上至高层管理者、下至一般员工,每个人的条件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因此,每个人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同样地,对同一个人来说,在其不同人的生阶段中也有不同的需求。有智慧的管理者和员工就能体察下属、他人的不同需求,使之得到实现和满足,如此的话,大家就能和谐、愉快地相处。记得美国哲学家马斯洛有一理论称作「人的需求层次论」,是说人的最基本需求是「生存需求」,在这一需求之上是「安全需求」,再有是「社会交往的需求」、「受尊敬的需求」直至「自我实现的需求」,当然这几个需求层次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完全机械的,也是有跳跃或起伏的。相对照地,我们佛教也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就是要先满足众人对生存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渐引导人们向善直到最终生命的自由和解脱,由此看来,与马斯洛的理论也有相似之处。

在企业中,刚入职的年轻员工,他们谋生的需求最为迫切,因此,要注意培训他们的劳动技能,使其尽快掌握,并注意随其工作技能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他们的待遇;到企业工作一段时期的员工,要根据他们的工作业绩,对其给予相应的升职鼓励;对不太适应原工作岗位的员工,要根据他们的优长,安置新的工作岗位等等。而对整个企业来说,若企业经营已有一定规模和效益,就要注重社会公益事业,这样能使企业有社会担当意识,企业也会有更高的声誉,经营自然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样一来,企业上下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员工彼此也能感到和谐、愉快。

佛法讲「修行是无止境的」,对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也是无止境的,我们要不断超越自身的有限性,不断迈向新的成功领域。

企业管理,确实是一门甚深的学问;今天我之受邀来到工厂为这里的员工讲几句话,就是因为陈老先生敬业乐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陈家的这一个企业,就是以上下一心的和谐精神打造出来的,当然我更看重的是他们一家人做人、做事的态度;他们全家人都非常的谦恭,对人都非常的友善,而且还乐于布施、乐于助人;他们积极回馈社会,经常做各种的善事。因此,我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上下同心,这就是「六和」的精神;唯有「六和」精神,才能产生真正的凝聚力;不能凝聚,就无法产生动力与创造力;唯有动力与创造力,才能推行发展,才能提高生产,才能源源不绝。我看见这里头有很多的人员都是说白话的,也有一部份说普通话,可见现在的企业人才都是来自四海;如果一个企业有好的宗旨,有好的文化,自然就会产生好的意念、好的产品;因此在各种好因缘、好条件的配合下,自然就能建立一个好的团队精神,每一个成员都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达到「同德、同愿、同行」的目的。

然而在企业成功的同时,我们要对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宇宙一切都是无常、苦、空,一切都是成、住、坏、空,一切都离不开生、住、异、灭;一切都是缘起、缘灭的因缘法;因此,缘聚之时,我们要懂得珍惜;缘灭之时,不要悲伤消极,我们要更积极的珍惜每一个缘份、每一个机会。佛教之所以告诉我们宇宙世间的真相,就是希望我们在认识了这个真相之后,更能把握无常、珍惜生命,从而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因为我们的生命实在太短暂、太有限了;我们普通人的一生之中,能做的事情实际太少了;试问一个人一生之中能做几件大事、几件有意义的事呢但是今天,我看到陈老先生所经营的这个企业里头,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原因在那里因为这些都是陈老先生发心去做的产品;产品种类繁多,又有一千多个员工,而且还可以再扩大发展。所以我深信一个企业的经营,只要定好位,找到了方向,必然会走上成功之路。因为现在是一个科技的时代,所以除了各集团、各成员本身的智慧与能力以外,还需要高端的科技;利用科技的手段与方法,令企业与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发展更上一层楼,再接再厉,勇往直前,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做更多的贡献。

结语──慈悲智慧.自利利他

我们都知道,佛教有四大菩萨: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地藏王菩萨代表发愿,普贤菩萨代表积极行动。这四个菩萨给我们很重要的启示,说明了我们做任何事必须要有崇高的理想、充分的智慧与执行能力,而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有慈悲心;这种慈悲心,对企业管理而言就是对员工、客户和整个社会的关怀,其实,这正是现代管理的精神所在。四大菩萨精神的具体呈现,就是有理想、有行动,而用智慧与慈悲来支持,就也是佛教慈悲喜舍、利济众生的本怀。

佛学和管理的范畴虽不同,但两者要旨却不谋而合,都是在于利己利人,造福世间。现今时代,信息科技瞬息万变,身处疾风般的环境中,如何使心灵平静自在不受困扰,从而提高心智的效率,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首要课题。佛教的智慧正好能弥补现代管理学之不足;将佛法运用在现代管理上,如上面所说的「六和」、「四摄」,不但有助企业经营得法,亦能帮助管理者提升智慧,令其内心得到安乐自在,从而确立明确的目标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利己的同时利他,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别人;也就是说,它使我们在管理事业的同时,也能兼顾精神的管理;在提升财富和名誉的同时,也能提升心灵的境界;在致使企业成功之余,复能利己利人,种善因、结善缘。

概括而言,佛教的管理学,就是要管理者首先管好自己的心,因为心的力量是最大的;把心管好,便能够影响一切、控制一切;如果一个人的事业、家庭、健康、亲情、友情每一样都做的很好,内心自然就会自在安乐。而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在不断提升智慧的同时,必须要保持慈悲之心,一方面领导整个企业提升业绩,另一方面,用「以人为本」的精神,帮助员工,贡献社会,服务人群。

「佛法」无疑是帮助我们管理人生的一帖良方。当我们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考验,或情绪的高低起伏之时,能适当地运用佛教所说的「不计较」、「不执着」、「看开」、「放下」等道理来解决种种困难及疑惑,帮助自己走出生命的困境,力争上游、奋发向上,自强不息。这才是真正的活用佛法。

后记:

明德企业创办人陈其斌老先生,宿福深厚,与佛有缘,是护持佛法的大德;身为佛弟子,却筹谋有道,经营企业管理有方,领导员工,上下齐心协力,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与此同时,陈老先生从事慈善事业亦不遗余力,如慷慨赞助「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纪念保温杯及原子笔,又赞助正在筹建中的葵涌观音讲堂佛菩萨像、横梁、柱子等,并时时布施或参与其他慈善活动等;慈心善愿,令人赞叹,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陈家父慈子孝,媳巧孙贤,堪称佛教和谐家庭之典范,但愿陈氏家庭能影响更多人信佛、学佛,同发善愿,同行善行,同心同德,同为国家、为社会、人民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