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一)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大家欢喜!很高兴看见大家来到东林念佛堂,参加这二十四小时的八关斋戒和精进念佛。相信大家都知道东林念佛堂以念佛为主,而念佛可分为「持名念佛」,即是称念诸佛的名号;「观想念佛」,我们脑里面想着阿弥陀佛;「观相念佛」,也是用脑来观想诸佛的相好庄严;还有「实相念佛」;但「实相无相」,我们应该从何下手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通过对十八界的了解,知道宇宙世间的一切都是缘生无性的,都是缘起缘灭,这就是诸法的实相,但这个实相是无相的,我们如何能够把握呢这是相当困难的,普通人很难做得到。所以最为直捷简单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不过我们在八关斋戒法会中,首先要了解八关斋戒的意义。受戒之后,我们除了念佛之外,还要念三藏十二部、念僧;僧即三宝之一的出家众;接着就是念戒,因为大家受了八关斋戒就要念戒,不但只要念,而且要思维戒的意义;要知道,我们受戒已经不容易了,守戒就更加困难;守戒就是不要犯错、不要犯戒,所谓「受戒容易,守戒难」,我们受戒就必须要念戒。佛教里面有五戒、八戒、菩萨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八十条戒;戒是如此的多。我们要看看自己能受持多少、守得好不好。这就是念戒。

念戒完了,就是念天;为什么要念天呢《大智度论》中说:每逢六斋日时,有众多恶鬼神于此六日伺机害人,夺取性命,或使人得疾病,乃至凶恶衰败之事,让人不得安稳吉祥。所以在过去久远劫时就有圣人曾慈悲教示众生:在这六天当中,受持过午不食之斋法,并修善作福,就可以避除凶衰厄难。在当时只有持斋,而未有受持八条净戒。所谓「斋」就是在过正午之后,不再进食一切食物;至释迦牟尼佛时代,佛才教示诸弟子:大众当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条净戒,且应同过去诸佛一样,过午不食,仗此清净持戒的功德,将来能证涅盘,得出世的果报。

因此,八关戒斋,原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的最后两日。为什么要选这六天为斋日呢据《四天王经》所说:「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飞、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

大家都知道佛教里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一般老百姓为了生活平安,都祈求风调雨顺,可是我们现在的天灾人祸实在太多了,所以我们起码要守六斋日;因为正如上面所说的,在这在六斋日中,天上的天神会下凡来视察人间,如果世上丑恶的人多,他就会降罪给我们;如果世上善人多,他就会赐福。所以这么多的灾难是怎样得来的呢全是因为人心善恶所感召的,如果要消灾解难,就要把人佛的心念转变,如果世间上每个人都能向善方面多做一些,这样天灾就会越来越少。比如说,现在的旱灾、地震、火山爆发,还有种种的瘟疫,天灾多到不得了,为什么其实就是人心不善所引致。这是共业,不是一个人的业,是大家的共业;但这些大灾难却很少在香港发生,可见香港人最有善心;香港人都很喜欢学佛、布施;哪里有天灾人祸,都愿意出钱出力。就好像大家一样,都是善男子、善女人,肯来寺院修行;念佛一天也好,受戒一天也好,都有无量的功德。正如《观无量寿佛经》中,第「十五观」云:「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花乃敷。花即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二)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我们持戒如果能做到威仪无缺,这就是持戒清净。就好像大家在这里念佛、打坐,这些都是行、住、坐、卧四威仪;我们出家人要威仪具足,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家来寺庙受戒,也要学习威仪具足,而且要一心念佛,以此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我们要恳切的求;不求是无法与诸佛菩萨的愿力相应的;我们一心求生西方净土,命终的时候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与及他的眷属: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来迎接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听到空中有声音呼唤我们,赞叹我们:善男子!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没有女人的,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全部都是男人,没有女人、没有眷属;如果一有眷属的话,就会有恩有爱,就会有家庭;有了家庭,就会有利益关系;家庭与家庭之间有利益,人与人之间有利益;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利益、种族与种族之间有利益;社团与社团之间有利益;所以很难和谐。因此,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头,统一都是男人,都是善男子,都是善良的人。

我们要做善男子,就要随顺三世诸佛教导;「随顺」即是听教、听话;听谁的话听过去诸佛、现在诸佛、还有未来诸佛的话。因为所有的佛都希望大家变成善男子、善女人。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男子的第一步。跟着怎样呢做一个贤人、做一个圣人、做一个罗汉、做一个菩萨,直至最后成佛。如果一个人连善男子都做不到,就无法学佛了。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学佛就要所有的恶都不作,所有的善都去做。而且还要自净其意;佛教里面说身、口、意三业,这三业非常的重要;如果大家在僧团里面,身和就可以同住;语和就能无诤;意和就能同悦;大家身、口、意都很欢喜;这就是佛教里的「六和敬」。今天大家都很欢喜;为什么欢喜因为大家都来到东林念佛堂,念一天的佛、持一天的戒,将来一同求生西方净土;现在就是储备资粮;身、口、意都清清净净,这就是「和」,这就是善男子。我们现在不要说「六和」了,就连「三和」也做不到,那就不是善男子。

今天大家来受八关斋戒,就是善男子善女人;所有诸佛都是如此,通过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但是大家要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分为「九品」;而受持一画夜八关斋戒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往生的时候,可以坐在莲花上面,莲花就会合起来,经过七天的时间,莲花就会打开,行者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的时间,成阿罗汉。但罗汉有四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不是一果。大家要知道这是中品往生,所见的不是佛,而是化佛;其实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这是中品中生,只能见到化佛。所以大家来受八关斋戒,如果戒清净的话,就可以「中品中生」;其实「中品中生」已经不差了。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对人说,自己本来应该「上品上生」的,后来却是「「中品中生」;为什么变成「中品中生」就是因为自己要领众;领众就要调众;调众就会有人我是非,因此本来可以「上品上生」,却变成「中品中生」。试想,我们现在受一天的八关斋戒,就可以念佛、求佛,将来就可以「中品中生」;不要少看这二十四小时,其中实有很大的功德。

所以我每一次看见大家来参加八关斋戒内心都很欢喜,因为希望大家都能够有所得着;香港人时常都会问:「有没有什么着数呢」现在受一天的八关斋戒,将来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得到「中品中生」,这就是最大的着数。当然我们佛教不只说「中品中生」;大家知不知道佛教所说的往生有几品呢知不知道啊!是「三辈九品」;我们说,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修行,将来到底可以去到那一品,所谓「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这是佛教的四句偈──我们种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好像大家今天来受戒,将来受戒的果就会成熟;今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因,将来就变成果;要知道我们在极乐世界中每一个人都有一柫ǎ罘鹉畹迷蕉啵ň突嵩娇酱螅蝗绻荒畹幕埃ň突嵩嚼丛较福踔粱峥菸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三)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所以,我们要明白,念佛并不是为别人念,并不是为法师念,而是为我们自己念,因为所有的功德,将来都会回向西方极乐国土;所谓自己的业自己了,别人的业,不用我们去了,因此我们要做影响众,要产生好的影响,不要产生坏的影响;做影响众就是行菩萨道,菩萨道所讲求的,就是自利利他;我们要知道,利他就是利己,帮别人其实就是帮自己,这就是菩萨道的精神;而菩萨道的实践,就是透过帮助别人来成就自己、来圆满自己。比如说,你肯做义工,别人赞叹你;你肯布施,别人赞叹你;在利益别人的同时,自然能得到大众的信任,如果你想得到大众的赞叹,你就要布施;布施有多种,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布施的时候,要放下自我,要以利益他人为目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最困难的可能是布施,因为自己都不是很充足、很富裕,又那有能力施舍给别人呢所以很多时候就会不舍得,要布施谈何容易呢这是需要培养的。佛陀教导我们,布施的时候,最好能做到三轮体空:没有布施的人、没有布施之物、更没有布施的对象,这就是「无相布施」。平常一般人所做的都是「有相布施」;布施的时候希望别人看到、知道,比如捐了一万元,名字都要写上去,这只是福德,而不是功德,所以《六祖坛经》里说「自性是功,平等是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我们平时所做的只是福德,而不是功德;不过福德已经不错了,如果不肯做的话,就连福德也没有。所以我鼓励大家不只要做福德,而且要进一步做功德;我们为善要做到无相,这就是真正的功德。

因此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要从第一步的福德开始,这样的话,福德慢慢越积越多就会成为功德;我们常常说:「功德无量!」这个功德就是随喜功德。就像我们念佛堂,有时打佛七、有时持一天的斋,如果大家没有时间来,但是可以随喜、赞叹,又或者鼓励其它人来参加,所谓「随喜赞叹皆功德」,能来参与当然是最好的、最有功德的,这自然是功德无量;但是如果不能来的话,都是有功德的,只是功德较少、较有限。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要多做功德;做功德可以累积德本,因为我们持戒、修行、念佛,这些福德将来都会成为人天果报,比如说,今生持守五戒,将来就可投生再做人;修十善将来就可以生天;当然能修禅定就更好,禅定境界修得高,将来就可以生天。所以大家要明白「功德无量」的意义。要多修善、多做功德。

我们继续说「九品」,现在先说「上品上生」,为大家介绍一下,要不然大家都不是很明白将来自己可以往生到那一品;虽然现在很努力念佛,却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往生何处。一般来说,我们最起码要求中品中生,下品下生就不要去。不过有些人却认为只要能往生就已经很好了,这种想法实际是小看了自己,为什么我们发心不可以大一点呢为什么我们不要求往生更高的品位呢大家知道品位高有什么好处啊就是成佛的时间快,也就是说,在西方极乐世界里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其中的好处是有进无退,只会进步,不会退步。但是在娑婆世界就不一样了,今天来到念佛堂,听到法师鼓励我们,我们就很开心,发愿要精进念佛,但一出了念佛堂的门口,「阿弥陀佛」四个字都忘记得一干二净了!所以人的心理影响很重要,比如说,现在有法师领导大家念佛,大家很精进、很欢喜、很赞叹;大家就跟这里结下很好的善缘,但是如果缘结得不好的话,可能就生不起欢喜心,就不想念下去;所以,这个缘确实是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要跟善男子、善女人结缘,还有我们身边的亲人,甚至是朋友都非常的重要。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四)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记得以前有一位母亲,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她跑来跟我说;她说:「法师呀!我不能来念佛了。」我问她:「你这么诚恳,为什么不能来念佛呢」她说:「我的女儿不准我来念佛了。」我说:「为什么呢」她说:「我的女儿信了基督教;基督教相信将来可以永生到天堂去。女儿对我说,妈妈我很爱你,但是将来去到天堂见不到你怎么办呢」这个妈妈亦不很清楚,于是便到寺院来问我。于是我便为她解说极乐世界有九品,要具备什么资格才能去到,然后再讲二十八重天: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层一层的慢慢向她解释。我跟她说,如果将来她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去到那里,想去天堂的话,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到那时候,可能就不想去天堂了,因为天堂虽然快乐,但是不能永久,天福享尽的时候,就会出现五衰的现象,而且天福享尽之后,可能会再落到人间,可能堕落到地狱,可能堕落到饿鬼道、畜生道,这都是没有把握的,将来自己都作不了主。有些人禅定修得好,可能会去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个时候,他会以为自己证果了。可是再认真地看清楚,原来不是的,就以为诸佛在欺骗自己,如此的一念,当下就堕落到地狱去。所以大家要知道,学佛真的不容易。

听完我上述的一番说话后,妈妈很欢喜,于是便回家告诉女儿;女儿感到半信半疑,心中仍有许多疑惑;妈妈没有办法,唯有把她带到寺院来,请我为她们再详细解释,最后女儿真的明白了,佛教的义理才是究竟的,因而感到很欢喜,说以后要跟妈妈一起来寺院念佛。所以,我刚才说了,我们学佛要先感染自己的亲人、眷属,但这要讲缘份,要随缘,不能勉强,要慢慢来。比如说,不要因为自己要吃斋、要念佛而弄得家庭不和睦,这样的话,你自己不开心,家里的人也不开心,甚至连亲戚、朋友也不开心,这是不对的、不正确的。我们学佛要做到皆大欢喜才对,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大家今天来到寺院学佛、念佛,都是多生多世的缘,这个缘今天成熟了,大家才会聚会在一起;试看香港近八百万的人口,拜佛的人却实在不多,其实学佛有很多很多的好处,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呢佛教讲无常,但这个「无常」,是不容易体会的,通常一个人到了四十多岁以后,才会慢慢体验到;因为十多岁的时候,往往对人生充满了理想与憧憬,总是计划着将来如何成家立业、名成利就,人生满是梦想,又怎会有无常的感觉呢但是随着年龄及时间的变化,到了四、五十岁之后,开始感觉到人生并不是那么理想,中间有许多的挫折与起伏,慢慢就会体会到佛教所讲的确是有道理,于是便开始信佛、学佛。

还有大家来到寺院,可能看见一般来说都是女众较多,差不多九十几个%都是女众。所以说,末法时期,女人精进;由于女众的烦恼较多,就会到佛教里来寻求解决的方式,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佛堂里大部份都是女众。但是相对男众而言,女众比较能真诚念佛、真心念佛,因为通常来到寺院念佛的女性,都是在家里没事做,很无聊、很闷,可能是儿女长大了没有话题可倾谈,又或者是媳妇对自己不好,甚至是自己的丈夫有外遇,所以来到寺院找朋友诉苦;说的都是丈夫如何如何的不好,又或者是家庭里种种的问题,所以烦恼非常非常之多。但是,我们学佛之人千万不要将烦恼带到寺院来,不要将烦恼带给别人,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是好的佛弟子,大家要做到这样。

还有,学佛要学得家庭和乐,家庭开心,因为佛教不但追求将来的快乐,当下也要快乐,如果学佛学得很不开心,只是为厌倦做人、不想做人,而求生西方净土,这样的话,就是消极、就是逃避,但其实佛教一点也不消极,一点也不逃避,反而是更加的积极、更加的进取,因为菩萨道的精神在于帮助别人,帮助众生,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件的;同体是同为人类,同样生存在这个世界,所以就应该互相关心、关怀。这就是菩萨道,所以大家要明白这一点。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五)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我们修行学佛,要怎样才能得到「上品上生」《观无量寿经》中是这样说的:「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经文里说了,「上品上生」要如何才能达到呢就是在生前亦即在世的时候,要发一种至诚念佛,求生净土的心,我们不妨试问一下自己,自己的心够不够恳切至诚呢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不想死,感觉五欲的享受很快乐,从来没有想到死的问题,这样的话,又怎能生起至诚恳切念佛的心呢当然是生不起了。阿弥陀佛教我们要用至诚恳切的心,至心信乐,内心很欢喜地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除了至诚恳切的心外,其次还要有深心与及回向发愿心;回向不但自己离苦得乐,而且是身边所有有缘的人、无缘的人都普皆回向,希望他们都能够离苦得乐,这就是回向发愿心。佛教里面讲「信、愿、行」为净土三资粮;发愿,是很重要的;发愿就不是随随便便的修、随随便便的学,要一生了办,一生了结,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这就是恳切至诚的心。

接着是「上品中生」。经文继续说:「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遶,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成大莲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经中又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勤修「三福」。三福的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是劝人修世间之福,亦即是人天福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不仅是俗世中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更是修学佛法,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所以我们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此外,还要慈心不杀;不杀,就是不杀生,如果大家来到寺庙里念佛,回到家里却杀猪、杀牛、食海鲜,这样就不是慈心;要做到慈心的话,非但不杀,而且还要积极地放生、茹素;古人说:「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份。」所以我们戒杀之余,还要放生,而放生要做到随缘随分;许多时候,我们租一艘大船出海放生,这是表法,其实我们提倡的是「念佛放生」;放生之前为被放的生灵做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完了才放牠们出去,因为皈依就是消业,放生就是救命,使牠们免受宰割之苦,比如说,这条鱼今晚本来要被宰杀,成为别人腹中之物,如今有人救牠一命,你说牠开不开心呢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六)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还有,为什么我们要爱护一切众生呢就是因为一切众生将来都可能成佛;所以我们今天放生,就等于放了未来的佛。以前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他见人就拜,就是因为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未来佛,所以不敢轻视他们。不要以为这是一只小鸟、一假蚂蚁而已,他们都是未来的佛。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那我们应不应该起恭敬心呢当然应该生起恭敬心了。这是佛弟子的本份。

跟着还要怎样呢「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上品上生」就要守具足戒,如果你没有受具足戒,那就没有办法了。即使具足众戒之后,仍然不够,而且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即是大乘方等经典,如《华严经》要读、《金刚经》也要读,许多经典都要读。劝进行者,就是说不但自己发心行持,还要劝导其它人来行持。

除了勤修三福之外,跟着还要怎样呢修行六念;六念即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而且还要回向,愿生彼国;自己要真诚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这些就是「上品上生」的资格,我们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达到「上品上生」的条件呢做不到的话,就唯有求其次了,即是「上品中生」;「上品中生」,亦要常时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而且要善解意趣,不但明白这些经的内容,而且要明白其中的大义。也就是说,我们读经要了解其中的「第一义」;佛教讲「如实观」,「如实」,就是真实,就是内心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才能明白经里的义趣,但是「第一义」确实不容易了解,因为我们的心太浮躁了,由于外在有太多、太多的诱惑;有太多太多的烦恼,这些烦恼,可能不只是自己的,还有周遭的人、事、物的,比如看电视有看电视的烦恼,上网有上网的烦恼,社会中充满着种种的烦恼,但是我们学佛之后,内心就会不惊不动,慢慢的、功夫深了,就能如如不动。

接着还要「不谤大乘」,就是不要诽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净土。这样的话,命终之后,就会「上品中生」。

如果觉得不容易的话,到了「中品上生」就简单得多了。经文里说:「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齐,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遶,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受持五戒、持八戒斋」;大家是不是五戒弟子受了五戒有没有呀现在八戒都受了,怎会未受五戒所谓「五戒」,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而八关斋戒特别强调不淫欲,不但不淫,而且最好连欲念都不生起,与五戒有些不同。还有就是「修行诸戒」,我们受了戒之后要勤加修行,所谓「受戒容易守戒难」,我们受戒以后要真能做得到,如果做不到的话,又怎可以说是受戒做不到的话,就不算是受戒。还要不造「五逆」;所谓「五逆」,即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与此同时,还要「无众过患」,没有种种的过失,「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是「中品上生」,只要受持五戒、八戒都有机会;「中品」是对一般的居士说的;而「上品」则是对法师说的。我们佛教有「内护」、「外护」;「内护」就是出家众,而「外护」就是善信居士。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七)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如果「中品中生」,又是怎么样经文是这样说的:「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齐;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无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我们一天一夜,即24小时,持八关斋戒;一天一夜,持沙弥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并且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将来就可以获得「中品中生」了。

那「中品下生」又是怎么样呢经文里说:「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

就是说,我们要孝养父母;大家想一想,其实我们孝养父母应不应该啊!绝对是应该的。孝养父母也可以得到「中品下生」。所以我们在家佛弟子要孝养父母。跟着怎么样呢要「行世仁慈」,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乞丐来乞讨,我们非但不肯施舍给他,而且还赶他走,这就不是行慈。还有,如果有善信来捐献建庙,无论金钱多与少,最重要的是心意,正如「贫女点灯」的故事,奉献不在乎多少,只在乎诚心。但我们不只是奉献佛教,而是对所有的众生都要行慈啊!

如果我们对待众生,是用杀的、宰的,这是不是行慈啊当然不是了!我们不但在行为上行慈、嘴巴里行慈,而且还要在心里面、意念上行慈。这些就是善行,这些都是我们往生西方净土的资粮,还有怎样啊!由于我们多行善事,所以就能于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为我们讲解极乐世界的好处;可是,如果我没有种善缘,临终之时没有遇到善知识,生前亦没有孝养父母,而自己更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这样的话是去不了极乐世界的,因此,临终助念就有很大的好处;助念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即使还未学佛,如果有人帮他助念一样可以「中品下生」;我们自己可以对照一下,依着来修行。我们都知道,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时曾经发了四十八个愿望,他已经成佛了。大家懂不懂四十八愿的内容是什么呢懂!大家有没有读过《无量寿经》读过没有读过!西方寺每个月都有一次《无量寿经》念诵法会,为什么呢因为经中所说的,就是法藏比丘如何发了四十八个愿望。我们在东林也可以读诵这部经典,如果专心一意地持诵,将来就会得到「中品下生」。

接着「下品上生」,是怎么样啊经文是这样说的:「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八)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之中做了种种的恶业,也就是做了很多、很多的坏事,而好事却做得很少,幸好他并没有诽谤大乘方等经典,这样愚痴的人,做了种种的恶业,而且无有惭愧,本来应该堕落地狱,可是他临终之时,遇到了善知识,为他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什么是大乘十二部呢比如说《华严经》、《妙法莲花经》、《楞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十二部的名字;如果他生前曾听过这些经名,但不懂得去修,当他临命终的时候,听到善知识为他讲说,以此因缘,就可以消千劫过去世极重的恶业,可见这个经名多么重要啊!还有教他合掌叉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由于称佛名号的缘故,消除了五十亿劫生死的重罪。这个时候他便往生了,这是「下品上生」。

「下品中生」又是怎么样啊经文这样说:「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就是说,一个人生前毁犯了五戒、八戒、具足戒;你们会不会犯啊肯受戒本来就已经不错了,但很多人受了戒又破戒,口里说不杀生,回到家里便杀生;口里说不妄语,可是出口都是大话;说不饮酒,又饮酒;说不淫欲,出去便乱搞男女关系。或者是受了具足戒,仍然去偷三宝物、僧祗物,盗现前僧物,比如说,偷取这个饮水的杯,以为只是小事,没有什么关系,可知道后果是多么的严重。还有呢!不净说法;本来说法是好的,但如果是乱说一番,或说不正法,这就是不清净;口里面说大乘,心里面却是另外一套,表里不一,连基本的僧格都没有。还有呢!无有惭愧,不感觉到惭愧;其实很多人都无有惭愧,做了错事,不肯承认,不感到有过咎,还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甚至委过于他人,这是多么的可怜啊!其实做了错事不要紧,所谓「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最紧要的是懂得反省、忏悔;长跪佛前,诚心忏悔说:「阿弥陀佛!我错了,我忏悔啊!我错了!我今认错,我愿意改过!」

我相信大家六、七岁,甚至是十多岁的时候,都可能曾经偷过别人的东西;比如说,看见一件对象,哇!很好看啊!于是便想占为己有,随手便偷了。小朋友因年少不懂事,只想拥有,不知道做这就叫做「偷」,这就是犯罪;当他真正知道这是错的、不正确的时候,他就会说:「我忏悔!我改过!我以前过去世,做过很多很多错事,我全部都真心的忏悔。」这个临命终的人,死后原本应该堕落到地狱去,而地狱的火是烧得很厉害的,很可怕的,但这个时候,却遇到了善知识,为他称赞阿弥陀佛,并说阿弥陀佛十种功德,光明神力不可思议,并且赞叹戒、定、慧,教他要勤修戒、定、慧,以消灭贪、瞋、痴三毒。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九)

──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

要知道,「戒」可以制我们的五根,制我们的眼不可以乱望;戒我们的耳朵不可以去乱听;戒我们的鼻不可以去乱嗅,戒我们的舌不可以乱吃东西;戒我们的身体不可以贪细滑;现在大家来受戒,就是要戒自己的心,令自己的心定下来。试想,一个人犯了重大的恶业,本来是应该堕落到地狱去的,可是幸好他仍有求生西方净土的善缘,这个时候就能遇到善知识,为他赞叹、解说阿弥陀佛的功德,听到这些说话后,就可以帮他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令地狱之火化为清凉,而且还有化佛来接引他,命终的时候就可以得到往生。

接着说「下品下生」,经文里说:「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就是说,一个人生前做了种种的不善业,也就是「五逆十恶」,什么叫做「十恶」啊大家知不知道呢「十善」反过来即是「十恶」,即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两舌、恶口、贪、瞋、痴,这就是「十恶」;但是,我们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造种种的善业,即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也就是所谓的「心三、口四、意三」,这就是「十善」,大家要清楚明白。一个人如果生前常行「十恶」,到临命终的时候,若能遇到善知识,种种安慰,为他说法,教他念佛,具足十念,称念阿弥陀佛、无量寿佛;这个「十念」就是一口气地念,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佛之声不停、不竭。一心专念实在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只要是一心一意,念念都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终以后就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下品下生」。

以上跟大家说完了「九品往生」,相信大家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大家都不想「下品」,至少都要「中品」以上,是不是呀既然这样的话,大家要怎样就是要多念佛、多行善业、多做种种的功德,以此作为往生净土的资粮,将来我们就可以在西方极乐世界里见面;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追求了生脱死,将来不再轮回,这就是我们的终极归宿。好了,我们大家一起来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