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园
  • 首页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首页 > 人物 >
  •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 以人为本

    人物 2025-04-11
    0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以人为本因缘殊胜,二零一二年初,由中国佛教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 以人为本
  • 越慈悲,越智慧,越无忧

    人物 2025-04-11
    0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他人内心世界,关怀对方,才能得到真智慧……。通常,人有三种生命...

    越慈悲,越智慧,越无忧
  • 以戒为师 三学增上──浅谈戒律的重要性

    人物 2025-04-11
    0

    以戒为师.三学增上──浅谈戒律的重要性佛法的基本纲领是戒、定、慧三学,而在三学之中,又以戒学为先导,它是五乘共法,也是佛道的基石。持戒不但能...

    以戒为师 三学增上──浅谈戒律的重要性
  • 九品莲花为父母 不退菩萨为伴侣

    人物 2025-04-11
    0

    九品莲花为父母.不退菩萨为伴侣(一)──宽运法师东林念佛堂八关斋戒开示大家欢喜!很高兴看见大家来到东林念佛堂,参加这二十四小时的八关斋戒和精...

    九品莲花为父母 不退菩萨为伴侣
  •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人物 2025-04-11
    0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要如何统理才能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人物 2025-04-11
    0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宽运法师母亲节过堂开示看到大家非常精进的念佛,我心里头很赞叹,也非常的高兴。我们念佛一方面要以恳切至诚的心,这是必...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

    人物 2025-04-11
    0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上)引言佛教的教法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以世间法为权巧,出世间法为究竟。所以佛教并不...

    佛教的教育精神及教学原理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反思
  • 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

    人物 2025-04-10
    0

    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宽运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可以说,就是“慈悲”。佛典中,“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悲愍,具...

    佛教的慈善理念与社会实践
  • 因为你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人物 2025-04-10
    0

    【然而,弥陀何以兆载永劫之间,代乏善之凡夫,勤修愿行盖不忍众生苦,但愿众生乐;对自力无力出离三界之我等凡愚,悲愍哀摄,欲断尽十方每一众生之生...

    因为你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 略解念佛往生愿

    人物 2025-04-10
    0

    「十方众生」者,明所被之机,竖通三世,横含十方,十界众生,一无弃物。横摄众机中,且就人道明普益者,性有利钝,位有豪贱,功之久近,行之善恶,报...

    略解念佛往生愿
  • 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

    人物 2025-04-10
    0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宽运法师佛涅槃日过堂开示在佛教里头有三个日子,大家应该要记得,一个是四月初八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降生的日子,另...

    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
  •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人物 2025-04-10
    0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是指众生安于十恶,忍受种种痛苦与烦恼,不肯出离,所以名为「忍」。面对这多苦多难...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 好好念佛,就是超度自己

    人物 2025-04-10
    0

    【四十八愿功德成就即是佛已代十方众生圆满愿行,故《安心决定钞》云:“圆满十方众生之愿行,成就往生时,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故佛正...

    好好念佛,就是超度自己
  • 教导大家念佛法门,一定对

    人物 2025-04-10
    0

    因为修学念佛法门的人,在中国,从唐初以来,是非常的兴盛。唐初因为有善导大师在长安的推广,所以一般市民,不论男女老幼,修学念佛法门的人非常的多...

    教导大家念佛法门,一定对
  • 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人物 2025-04-09
    0

    近日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不断发生,如短期内多宗空难事件,然后相继是台湾高雄大爆炸、江苏昆山大爆炸、伊波拉疫病迅速蔓延,情况日渐恶化,还有云南鲁...

    灾难与人生意义的省思
  • 化解嗔心的方法

    人物 2025-04-09
    0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啊!‘嗔’...

    化解嗔心的方法
  • 疑惑佛智,往生方便化土,在莲苞之内

    人物 2025-04-09
    0

    第十七愿是真实行。为什么第十七愿是真实行因为第十七愿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要以果地名号,令十方诸佛如来宣扬六字洪名,使得十方众生能够得遇六...

    疑惑佛智,往生方便化土,在莲苞之内
  • 你这一辈子,一定要跟阿弥陀佛交往

    人物 2025-04-09
    0

    《法事赞》、《般舟赞》、《观经疏》、《往生礼赞》、《观念法门》,是善导大师的著作,总共五部九卷。《法事赞》是善导大师对于《阿弥陀经》简要的注...

    你这一辈子,一定要跟阿弥陀佛交往
  • 任何人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

    人物 2025-04-09
    0

    【虽四十八愿皆是弥陀所选择,但选择称名,绝对救度,唯独第十八愿,盖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即是明证。】第十八愿是法藏菩萨选舍诸行万善,选取...

    任何人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
  • 每一愿,法藏菩萨的用意,都是希望我们众生念佛

    人物 2025-04-08
    0

    再来,善导大师为什么在《观经疏》说,发四十八愿,一一愿都是第十八愿因为每一愿,法藏菩萨的用意,都是希望我们众生念佛。好!我们来看几愿就好。大...

    每一愿,法藏菩萨的用意,都是希望我们众生念佛
  • 上一页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下一页

热门

  • 1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2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3详解僧服海青及穿海青的注意事项

推荐

随机

  • 什么是六字大明咒?
  • 灵验的准提神咒
  • 六字大明咒是三昧法门

标签

灭定业咒手印 五欲之害 正亮法师 圆慈大和尚介绍 朋友有四品 如何处理厨房里的虫 六字真言的诵持 如是我闻的意思 弥勒佛 放生关键是放掉杀心 放生不得不说的问题 隆莲法师简介 和护生放生有关的几个咒语 鳝鱼放生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佛教三十三天的意思 如瑞法师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粗言与善语 学佛的人应该怎样追求财富 佛教四众弟子的含义
  • 入门
  • 佛经
  • 佛咒
  • 人物
  • 放生
  • XML地图

2025 © 学佛园 冀ICP备18035311号